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码头号子吼出新活力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13日16:39  新民晚报
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码头号子吼出新活力

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

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码头号子吼出新活力

当年码头工人负重唱号子

  今天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昨天,记者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团音乐舞蹈组组长侯小声谈起如何让社会大众了解和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他告诉道,最近他与词作家薛锡祥应杨浦区文化馆邀约,根据上海港码头号子创作了音乐情景剧《上海声音》,“演员大多是六七十岁的退休工人,排练时个个生龙活虎,市民们观看时也深受感染。有的年轻人还问,上海怎么会有这么激动人心的音乐?”

  昔日号子  重新包装

  上海港码头号子于去年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搜集整理者,侯小声对品种丰富的各类号子被送进博物馆保护,心有不甘:“当年的码头工人来自五湖四海,号子中融入了各地文化;造就了不同类型的号子。当你沉浸其中,会感到激情勃发,无比生动。”

  上海的黄浦江两岸,曾经的码头绵延42公里,杨浦区沿江区域处于其中。区文化局要求文化馆创作具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制作以上海港码头号子为音乐元素的舞台剧,希望如越剧曲调被融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后能被全世界的人接受和喜欢一样,用音乐情景剧的形式外壳,来承载和再现码头号子这一文化遗产。

  退休工人  上海阿宝

  今年4月,侯小声与薛锡祥完成了剧本和音乐的创作,20多位退休工人第一次排练,工人们来自杨浦区的定海和大桥两个街道,平时经常参加业余合唱团自娱自乐,正儿八经地排演舞台剧,生平还是第一次。“选择退休工人来担任表演主体,是因为他们虽然大多没有当过码头工人,但熟悉码头号子,也了解码头的劳动状态。”侯小声告诉道。退休工人们在一个月的排练中,吼着唱着码头号子,人人都劲头十足,还把再现这种文化遗产当作了自己的责任。年近七旬的老廖,因为能像歌手阿宝一样飙高音,被大家戏称“上海阿宝”,在情景剧中专唱音区很高的湖北号子。有一次,他遭遇车祸,肋骨断了两根。他担心自己缺席会影响演出,竟然绑着绷带瞒着大家参加排练。当上海港码头号子传承人贾志虎到文化馆来指导排练时,听着大家唱的号子,不由自主地也和大家一起,连唱带喊沉浸在号子之中。

  精心改造  感染今人

  多年来,侯小声在搜集和整理上海地区的民间音乐时,曾经产生过困惑,因为别人对他说:“这么难听的东西,与社会早已脱节了。”侯小声说:“其实,如果能加以改造和再创作,过时的东西仍然能焕发新的活力。”有一种杠棒号子,基本音型是三拍子的‘嗨吆嗬’,但码头工人会根据不同的场合,作出轻重缓急的变化,有强烈的音韵感;32个男人同扛几千公斤的货物,齐刷刷的号子震天动地,经过改造在舞台上表现,剧场效果同样也能震撼现代观众的心灵。他认为:“号子里包含的激情、节奏、韵律,仍然能感动现代的听众。”

  侯小声深有感触地说:“先辈创造的文化财富,正在因环境的变化失去生存的土壤。所以,我们既要保护,更应该通过赋予时代活力的改造,让浸透民族精神的遗产得到传承。”《上海声音》这部记录码头工人新旧生活变化、融入各种码头号子的音乐情景剧,前不久在参加汇演后,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扩容,今年“十月歌会”以及国庆前后,将展现在更多市民的面前。

  本报记者 杨建国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上海声音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