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滑稽戏发展困局:电视上火剧场里冷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23:32  新民网

  今年年初,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笑侃三十年》在上海演出30场,收入突破600万元,创造了上海几年来曲艺类剧场演出的票房“奇迹”;近日,“吴天越地乐翻添”滑稽演唱专场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上演,无锡市滑稽剧团和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携其优秀节目参加演出,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江浙沪三地滑稽剧团在同一个舞台上亮相。上海滑稽戏演出虽红火,但掩饰不住热闹下的发展困局,如何在变化了的市场中重现滑稽戏的繁荣,已成为近来滑稽演员及专家都在悉心揣摩和思考的事情。

  现状:电视上火 剧场里冷

  上海的语言类剧种原本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现在演员们更热衷于在电视上与拥趸见面,剧场内的演出却很冷清,这使得上海滑稽戏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

  兰心大戏院负责人说,目前只有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演出最火,其他滑稽剧团有时也在戏院演出,“上座率如果有周立波的一半就算好的了。”与此同时,由滑稽演员出演的上海方言喜剧一部接一部,在电视荧屏上播出后,收视率一路攀升。

  滑稽剧作家徐维新认为,有人说演出票价太高,不过这并非问题的关键,观众即使买门票进剧场,也未必能看上好戏,因为演戏的人都上电视节目了。“这很好理解,上了电视,名利就来得快,出了名再接演出,身价也不一样了。”徐维新说,他曾亲耳听到某滑稽演员这样传授成功秘诀,“只要在电视上混个脸熟就行”。

  热衷于一头,必然冷落了另一头。徐维新认为,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演员荒废了基本功训练,荒废了创作。

  谈起近年来滑稽戏演员的频频“触电”,喜剧表演艺术家严顺开认为,如今娱乐品种日趋多样化,滑稽戏不景气,这是促使滑稽演员频频“触电”的原因之一。但滑稽戏的根基在舞台上,舞台表演和电影、电视表演有相通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舞台上的表演必须一次成功,一次演好,这就要求演员踏实敬业,丢弃浮躁,靠平时积累的扎实功夫,靠天长日久的舞台磨练。如果本末倒置,将本行扔掉,只是一味想出名、争上镜、急功近利,那决计成不了观众喜爱的好演员,也不可能创作出大家喜爱的作品来。”严顺开说。

  以“海派清口”出名的周立波认为,滑稽戏热闹中应进行冷思考。他说,目前的滑稽界要居危思危,滑稽演员要坚守阵地,自尊自爱,“幽默是被人平视或者仰视的,因为幽默是用智慧和听者说话,给人以启发,这自然可以获得认同。而目前滑稽戏入行门槛很低,一些同行不了解时事,也不提高自己的修养,他们没有领会滑稽戏本应针砭时弊,而只是通过扮怪相,通过反常态的肢体动作来要掌声,令观众极不舒服,也使一些滑稽戏被人俯视。”

  有专家指出,滑稽演员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油腔滑调与粗口,这就需要演员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要强化传统与时尚的巧妙融合,更要去芜存菁,推陈出新,着力提高作品的思想格调和艺术品位。

  创作:离生活太远

  谈起上海滑稽戏的现状,专家们都表示,最大的问题并不是缺少好演员,而是缺乏好本子——现在不少滑稽戏的噱头离现代社会太远,从而导致年轻观众的流失。

  上海大学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朴安称:“我曾带孩子去看滑稽戏,但是他们都表示听不懂、没兴趣,这是因为滑稽戏原有的喜剧手段太陈旧了。”

  据了解,目前活跃在滑稽舞台上的还是80年代走红的那些演员;而自80年代中期至今,一些滑稽剧团还在走“定向创作”的路子,即为某个部门专门创作一个剧本,去单位包场演出,根本没有针对市场的好剧本出现。许多滑稽戏老段子已经过时,没什么效果,新段子又离生活太远,由此造成演出死不掉,活不了。“开始走市场经济了,滑稽戏却用计划经济的形式养活自己。”徐维新说。

  严顺开指出,上海滑稽界长期以来存在的小富即安心态,也造成了目前缺少大师、缺少拳头产品的局面,“一些笑星感觉上海的市场蛮大蛮好了,不要让自己太累了。于是没了创新,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东西。这样下去,总有一天观众会远离剧场。希望滑稽界共同努力,将目光投向全国这个大市场,争取像二人转出了‘小沈阳’一样,让滑稽戏也出个在全国很火的‘小上海’。”

  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认为,要想使滑稽作品深入人心,就应该两条腿走路,在创作上做“加法”,对前辈的优秀作品有所选择地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新。

  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陈勤健也就现在的滑稽戏创作提出自己的意见,“滑稽戏是一种生活的艺术,但是现在滑稽戏对生活的提练少了一些。如果创作人员可以解决好这个问题,滑稽戏的市场前景会更好。”

  尽管创作出现瓶颈,但上海滑稽戏正在尝试走出一条市场新路。目前除了周立波的“海派清口”,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借鉴日本吉本新喜剧模式,推出上海吉本新喜剧《新运宝贝》,舞台形式感更强,角色性格鲜明,演出时台下爆笑连连。有“滑稽王子”之誉的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钱程,联手魔术大师周良铁和京剧名家张达发,将魔术、京剧与独脚戏巧妙结合,打造一台别开生面的滑稽京剧专场。上海曲艺家协会主席、人滑团长王汝刚和钱程均认为,这些都标志着上海老滑稽戏正在积极改革创新,以重新赢得观众,赢得市场。

  相关链接

  滑稽戏又称独脚戏,1920年前后兴起于上海,在艺术上受到江、浙、沪一带流行的“小热昏”“唱新闻”“隔壁戏”等说唱形式的影响,主要流行于上海及江苏、浙江的部分地区。

  上海滑稽戏包括两种形式,一是作为戏剧剧种的滑稽戏,二是作为曲艺样式的独脚戏,通常是单人或双人说笑话、学市声、讲方言、唱戏曲。单人独脚戏也是滑稽戏最早的呈现方式之一。

  作者:何功全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