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观众问我,能不能把刘翔(奥运退赛)事件当笑话说出来?我答说,这件事除了悲壮以外,我没有看到任何好笑的地方。人有时候放弃未尝不是对过去荣耀的一种尊重。我说完后满堂掌声,那是刘翔退赛的当天晚上。”周立波回忆道。
他说自己对郭德纲、赵本山的舞台风格“钦佩但不欣赏”,“因为我们的艺术观不同,本身没有高低对错之分”
从2008年末到2009年2月,一个名为“笑侃三十年衣食住行”的“海派清口”表演,让周立波在上海滩出尽了风头:一个人、一张嘴、每场超过两小时、连演30场,从小剧场换到上千人的大剧场,“黄牛票”被炒得翻了几番,票房达到650万元以上。
“这个城市太需要快乐了”
2009年3月,上海美琪大戏院,楼上楼下座无虚席。大幕拉开,沪上知名京剧演员关栋天暖场后,梳着“新克勒”式小分头,身着笔挺西装,脚蹬锃亮皮鞋的周立波,踏着电影“007”背景音乐粉墨登场,满堂喝彩。
偌大的舞台,除了两张沙发和一个提纲架,再无任何道具。从上海姑娘衣着花样的翻新,到弄堂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再到上海人住房和交通状况的改善……30年间上海人的衣食住行,在周立波极富磁性的声音和地道的上海话里化成了一段段惹人深思的幽默:“现在的孩子是幸福但不快乐”、“离婚率从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
被周立波定义为“一种表演性质的演说”的“海派清口”,诞生于2006年底。一天,被周立波称为“大哥”的关栋天,给他看了一盘香港录像带,“是许冠文的‘栋笃笑’。看过后,我觉得这个我也能做。”随即见之行动,周立波取上海本地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以及香港“栋笃笑”之长,创造出了独特的“海派清口”。
“海派清口”最初以调侃时事为主。2007年到2008年,周立波连续推出几十场时事盘点,“小布什白天被扔鞋,晚上就被我拿来调侃。”他称自己对时事一直相当敏感,演出中曾有20分钟的“现场短信互动”环节,观众在下面发短信,除宗教、隐私、政治以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现场提问,他即兴回答。
“曾有观众问我,能不能把刘翔(奥运退赛)事件当笑话说出来?我答说,这件事除了悲壮以外,我没有看到任何好笑的地方。人有时候放弃未尝不是对过去荣耀的一种尊重。我说完后满堂掌声,那是刘翔退赛的当天晚上。”周立波回忆道。
“我是学院派”
周立波说自己是地道的学院派。
1981年,正是滑稽戏最火的时候。上海的观众为了看戏,通宵排队,拿粮票换戏票,剧场里人满为患。周立波受爱好曲艺的父亲影响,报考了上海滑稽剧团。2800人报考,他成为16名“幸运儿”之一。
周立波提前3个月被剧团破格录取。当时主考官是严顺开,他让周立波做一个小品:妈妈买了台彩电回家,周立波要表现得很高兴。严顺开问:“彩色电视好不好看?”周立波答:“很好看!”“怎么好看啊?”“黑白分明!”“彩色电视机怎么黑白分明呢?”“今天放黑白电影!”严顺开笑了,当场拍板录取。
“到现在我都很纳闷,我那时怎么有这种反应。后来想想,其实这就是天才。”周立波毫不谦虚。滑稽戏学了4年。前3年是理论,最后一年实习,学习生活规律而艰苦。
1988年,周立波参加姚慕双、周柏春艺术生涯50周年专场演出,一炮走红。大约就是那个时候,20刚出头的他得到了余秋雨的极高评价。“当时的成功我认为是一种巧合,是天时、地利、人和。(我的长处是)年轻、可爱、聪明,但是没有底蕴。”
90年代中期,周立波在极盛时淡出了舞台。经商、出国等十几年的生活,他经历了几起几落,生意甚至做到过上亿元的规模。2006年,关栋天对周立波发了急:“生意场不缺你一个周立波,可舞台上只有你一个。”一句话,让步入不惑之年的周立波顿悟:“我太感性,做生意不合适。我的位置就是舞台。”这才有了今天他带着“海派清口”重回舞台,“我想创造一个时代,一个属于‘海派清口’的时代。”
他说自己对郭德纲、赵本山的舞台风格“钦佩但不欣赏”,“因为我们的艺术观不同,本身没有高低对错之分”。
要成为舞台上的智者
在周立波看来,当下许多相声、曲艺表演都流于低俗。
“我觉得招笑有很多种技巧,但要有一个基本的格。华夏文明是儒家文化的传承,我们不能去背离这个东西。父母是养育你的,不管是你的父母还是别人的父母,不是拿来开涮的,是用来尊重的,人与人之间也是这样。”
周立波将自己的“海派清口”称为“一个主张和举证的过程”。“它是在我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创造的,不会流俗。我会把一个很严肃的话题解构开,变成笑话告诉别人,这就是我的格。我对于很民俗、很世俗的笑话都不屑,觉得不好玩。”
在舞台上,不做小丑,要成为智者,这是周立波自定的目标。“我要站在比观众高的位置,俯视我的观众,观众才会信任我,才会在我身上学到东西。我不想去哗众取宠,去说一些观众平时都知道的东西,我不感兴趣。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应该高于观众。在全国范围内,很少有曲艺演员有自己的思想,我一定算一个。”
有人做过统计,近期周立波的单场表演中观众笑声最多达630次,掌声120次。“从某种意义上说,‘海派清口’更像一种小众艺术。我谈股票,一定是炒股的人才会有共鸣。我谈教育体制,一定是受过教育的才会有共鸣。很多掌声不是因为好笑,而是他们认可我的观点。我的观众中不乏教授、医生等高知人群,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必须不懈学习。”
周立波说自己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3个小时,一天要看15份左右的主流报纸、杂志,还爱看些哲学书和工具书,家里、公司、车上,在伸手可及的地方,一定会放上一个记录本,遇到有趣的事和想法,随手记下来,每个月将记录整理输入电脑资料库。“我演出是没有彩排的,全靠平时的积累。我的朋友很多,而且大都是各行业精英,可以从他们那儿得到很多别人无法拿到的生活素材,再从中加工提炼出自己的观点。所以我的‘海派清口’95%以上都是原创。”因为“海派清口”的红火,有人劝周立波开班收徒。他放话:“我的徒弟必须是学文学或哲学的,至少要硕士以上学历,才能跟上我的思路。”
周立波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非常浪漫的设想:50岁前举办一个盛大的演出季,然后告别舞台,用10年时间周游世界。到60岁再回到舞台,直到在舞台上咽下最后一口气为止,“我这一生的成功就在于最后完成这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