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联生活周刊:越剧《红楼梦》的诞生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9日11:08  三联生活周刊
三联生活周刊:越剧《红楼梦》的诞生

1962年,由王文娟、徐玉兰主演的电影《红楼梦》剧照

  一部《红楼梦》成为越剧的典范,其示范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越剧这个地方戏剧种。《红楼梦》是中国放映拷贝数和观看人数最多的电影,它已经成为越剧的某种象征。

  记者◎王恺

  引子:徐进的戏

  袁雪芬还记得徐进当年来报考自己剧团时的事情,她告诉本刊记者:“第一次来我没见到他,就听说有个很文雅清秀的20多岁的人拿了剧本来,托人转交给我,剧本名字叫《月缺难圆》,剧本被转交给剧务部后,编剧蓝明觉得写的唱词比自己还好,一点也不嫉妒,结果很快录用了他。”于是,西药店的伙计徐进就此改行,当时要进袁雪芬的剧团并不容易,结果他成为“考进雪声剧团的头名状元”。

  现在徐进已是86岁的老人,因为心脏不好而无法接受采访,不过在大家的心目中,这个编剧不仅是因为他的越剧《红楼梦》而被记住的。

  那时候徐进才24岁,已经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唱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但“他古文功底似乎不够好”。新中国成立后,伊兵等负责戏改的领导有意识地让他加强古文学习,他的进步非常快,没多久,剧团的人觉得他的抒情戏写得特别好,“不用陈旧的词,叠句排比都很多,而且喜欢加些旁敲侧击的写法”。

  剧团里有很多老演员,她们说话很有意思,批评某人自以为是,有个老演员说“你不要独枝毛竹好上天”,说干部多,“娘多也养不出好儿子”,徐进听到这些话,都会记录下来。

  1954年,当时《光明日报》刊登了李希凡、蓝翎写的批判俞平伯的文章,结果使中国兴起新一轮的《红楼梦》热。徐进后来写文章说,他在那个阶段搜集了大量材料,研读了《红楼梦散套》、清代鼓词《露泪缘》,包括京剧、锡剧、川剧、话剧各种改编本,当时各剧种都在搞自己的版本,精彩的不多,要不就是折子戏,要不就是那种全景式广泛展开的戏,“而且还特别强调阶级斗争”。

  徐进很喜欢鲁迅,喜欢鲁迅的《红楼梦》“其中所叙的人物是真的人物”的说法,所以他立志改编出来的越剧中的人物,“都不能拔高”,宝玉既是神采飞扬,又是脸上有点“胭脂膏”的疯疯傻傻的贵族子弟,黛玉则就可以“对花落泪”,“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物”。他后来自己总结,越剧正好有刻画人物细腻的长处,索性就把每一场戏当成刻画各种不同类型人物的机会。

  开始时写还是不写,怎么写都犹豫,越剧团有人说他是异想天开,“100多万字呢,要改成3小时,谈何容易?写好了,谁又能演?”那时还不到30岁的王文娟听了这话说:“我来演,演不好,头砍下来。”现在已经83岁的王文娟听本刊记者问起这段掌故,笑着说:“那完全是句玩笑话。”

  不过徐进没当这是玩笑,他刚过30岁,正是气盛时,刚开始想把小说里每一个可以自成一体的故事改成独立的戏,又太各自为政,又想做个两集故事,但是觉得小说像把打开的扇子,前面开后面紧,两集的结构也不好,最后想到了以宝黛爱情为主线。“而且这是矛盾最集中、最有戏剧性的地方,把这两个人的叛逆性格写出来,也就做到反封建了。”

  徐进的想法正好和越剧擅长生旦戏的传统暗合,可是立刻有人指责他没有做到“反映更广阔的反封建的社会面貌,很有局限性”,徐进替自己辩驳,说“追两只兔子,是一只也追不到的”。

  袁雪芬说,徐进的《红楼梦》之所以好,还真是懂得删减之道,“再好的东西也要有缺憾,徐进的《红楼梦》就很懂得取舍,因为靠3个小时的戏剧反映小说全貌是不可能的”。当时写这个戏就有压力,柯庆施曾找袁雪芬去谈话,说怎么写这种才子佳人的东西,袁雪芬告诉他:“我们不是一般的才子佳人,是反对封建婚姻的戏。”

  可是柯庆施还是说,越剧就是靡靡之音,“像尹桂芳唱的宝玉更是靡靡之音,绝对不许再唱了”。新中国成立后,名角尹桂芳演出了《宝玉与黛玉》,是新中国成立后隐姓埋名在芳华越剧团工作的女作家苏青所写,因为柯庆施打击尹桂芳,这出戏以后就不太演出了。徐进版的《红楼梦》出来后,那出《宝玉与黛玉》在舞台上更是绝迹了。

  徐进最早时想用“元妃省亲”开头,“可以烘托贾府的鼎盛气质”,可是,热闹场面越多,人物性格越缺乏,所以最后选择了“黛玉进府”作为开头。

  王文娟告诉本刊记者,徐进写的戏很多场面都很细腻,她后来演起来觉得十分过瘾,例如一场“闭门羹”,就有6个层次刻画黛玉,当黛玉听到丫环说“凭你是谁”,不许进来的时候,又气,又惊,冲上去想问,可是听见屋子里宝钗的笑声的时候,又退了回来,呆呆独立,十分凄凉,最后还是忍住了,短短几分钟,就有“惊、气、冲、退、悲、忍”6个层次的东西,“特别难演,但是又有挑战性”。

  不过演员们公认特别美的还是几段大的抒情场面,“葬花、焚稿和哭灵”,把越剧的抒情特色全发挥出来,葬花中选用了原书中大量诗句,但是又用了些合唱联系在一起了,“看不尽满园春色富贵花,说不尽满嘴献媚奉承话,谁知园中别有人,偷洒珠泪葬落花”。王文娟觉得,他的很多加上去的词和原作浑然一体,“风过去,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句句雅俗共赏,“字浅而意深”。

  当剧本最终于1958年上演后,在上海连续演出了54场,场场爆满,有人说徐进帮助曹雪芹普及了《红楼梦》。

  王文娟:不是“林妹妹”

  看过电影《红楼梦》的人,都会觉得王文娟就是林黛玉,电影刚上映,就有观众把人参等补品寄来,因为觉得她就像电影里面一样弱不禁风,“娇喘微微”。实际上,王文娟没有电影中的黛玉那么娇弱,拍电影的时候,她刚30出头,脸容娟秀,举止娴雅,但是导演岑范还是觉得稍微饱满了一点,结果她就此节食了一个月,“电影上的黛玉比舞台上的要瘦10多斤”。

  “不仅不娇,还有武功的底子。”寓所墙上的几张照片似乎在为她的话作证,既有黛玉的经典形象,也有《追鱼》中鲤鱼精的造型,那幕鲤鱼被拔去鳞片而痛苦地在地上翻滚的片段,包括了鹞子翻身、吊毛、滚地花,没有功底是无法演出来的。

  “那时候去苏联演出,他们管越剧叫新歌剧,觉得里面有很多技巧,唱、舞蹈和武术都有。”她的武术功底得之于表姐竺素娥——早期越剧的著名小生,“她文武皆备”,当时主要演的戏有《武松杀嫂》,还有人叫她“越剧界的盖叫天”。王文娟的父亲是浙江乡村的教书先生,其实家里没那么贫穷,“要不是因为表姐在上海,我也不来学戏了,那时候出趟远门跟上天一样”。到上海后跟着京剧师傅学武戏,“腰腿功夫都要有”。

  那时候还是越剧的路头戏时代,没有编导,也没有作曲,“梆梆地敲了,就唱着出来”。她是1926年生人,比几个老大姐年纪要小,但是到1947年,她也和陆锦花组成了“少壮越剧团”,表示自己年纪小但是不输老大姐。当时上海演出的越剧场就有20多个,“而且像百老汇那样集中,观众去看戏,你们的戏不好他立刻就换一家,竞争非常激烈,竞争机制的好处是刺激强,你要把你的长处都表现出来,编导也会根据你的特长来编戏”。王文娟告诉本刊记者,1948年,她加入到徐玉兰挑头的玉兰剧团,从此两人一直没拆开,“我和玉兰姐在一起的时间比夫妻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

  到了1955年,王文娟已经是有名的旦角演员了,而且她和徐玉兰政治上非常“过硬”,先是1952年被总政招去参军了,1953年又去了朝鲜。“我和玉兰姐在安东慰问,对面就是朝鲜,看看那条桥,比外白渡桥还短,走走就过去了。玉兰姐就说,我们去朝鲜演出吧。”就那么一句话,在朝鲜待了9个月。先开始还是正常演出,在山洞里、战场上都演出过,后来还参加了遣俘工作,“那些战俘太惨了”,现在她还记得那些人满身血迹和污痕的样子。

  这些经历确实和“黛玉”大相径庭,所以王文娟从不觉得自己是黛玉。“我演过武则天,演过迫害徐玉兰的‘四人帮’女干部,还演过杨开慧。”边说边笑,她觉得自己性格很硬朗,“不过黛玉的绵软下面也带着硬”。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红楼梦》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