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娱乐讯 7月14日,大型羌族乐舞史诗《羌风》剧组来京,预热为即将展开的全国感恩巡演。羌族同胞用羌红、羌秀、美酒、歌舞和羌笛表演热情地迎接各界嘉宾。
羌红、歌声、美酒迎嘉宾
发布会现场被一幅幅羌绣作品装点。来自全国政协、国资委、中国作家协会、北京市文联、四川驻京办的领导出席活动。羌族同胞向每位步入会场的嘉宾献上“羌红”。《羌风》的演员们为大家演唱原生态民歌,演奏羌笛,展示羌族舞蹈和民族服装。羌族姑娘一针针地绣着饰物,羌族的小伙则搬来了一坛子美酒。“开酒坛”仪式过后,他们盛情地邀请嘉宾上台,用竹管品尝美酒。大屏幕上则连续播放着反应羌族风土民情的图片。《羌风》艺术总监汪静泉与羌族代表一起为该剧北京演出揭牌。
地震废墟上诞生的演出
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使羌族文化的核心区:汶川、茂县、北川等地遭受到严重破坏,三万羌族同胞葬身废墟,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专家和羌族文化传承人遇难,许多国宝级文物被掩埋。《羌风》演出项目的几名发起人,他们当时是以志愿者的身份赶赴灾区,在废墟上施救过程中萌生了抢救羌族文化的想法。剧中的演员们都是山上的老百姓,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他们的演唱和舞蹈都属于原生态。为了《羌风》的排练,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来不及修好被震塌的房屋,至今家人还住着帐篷。在一个半月的排练时间里,演员们每天从早排练到深夜。没有排练厅,演员们在水泥地上摸爬滚打膝盖上总是流血。这些场面令导演曹平至今难忘。
各界艺术家幕后默默支持
在全国各地多家企业的帮助下,投资一千万的乐舞史诗《羌风》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在四川成都首演获得成功。该剧也得到了众多艺术家的幕后支持:艺术总监汪静泉把自己花费30年在羌寨收集来的音乐和由他发掘并整理的一组失传2000年的华夏原音毫无保留地献给《羌风》。全剧23首音乐全部充满了古老的羌族韵味。汪静泉特别提到“羌族多声部”曾在12届青歌赛上震惊全场,虽然是古老的艺术形式,但结构完整脉络清晰。在发布会现场,他还清唱了一段《月亮升起》。舞台美术顾问、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韩生也把自己的稿酬捐给剧组。曾获得曹禺戏剧奖的上戏教授熊源伟担任总导演,作曲家安栋担任音乐制作,国家一级编导曹平任导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和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副主任田青担任艺术总顾问和民俗顾问。
囊括了羌族6项非遗元素
大型羌族乐舞史诗《羌风》共分四个章节,讲述了一对羌族男女通过“羊角配对”结姻缘,生下儿子“羌”。后来外族来袭,羌族妇女们用歌声远送男人们远赴战场,妻子用梭子刺穿喉咙换回来丈夫的重生。“羌”长大成人后从首领父亲的手中接过重任。在部落大迁徙中,首领父亲和其它部落老人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年轻人。剧中囊括了羌族特有的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观众们可以再演出中看到羌族特色建筑索桥和碉楼,浓重华美的羌绣、雄劲豪壮的羊皮鼓舞蹈、释比戏《羌戈大战》和民族节日“瓦尔俄足节”、“羌族多声部”等文化活化石。80名来自地震灾区的羌族同胞出演,其中有羌族多声部代表人毕曼兄弟、部落歌王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拉开全国感恩巡演序幕
大型羌族乐舞史诗《羌风》将于8月5日起,在北京保利剧院连续上演6场,以此正式拉开全国感恩巡演的序曲。答谢全国各族人民在汶川大地震后帮助羌族人民重建家园、抢救羌族文化。谢幕时,演员们特别准备了美酒和感恩歌。演出期间,羌族艺术团还将在国家大剧院和北大百年讲堂与观众们近距离交流。崔一佳/文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