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庆献礼演出剧目介绍:《多彩贵州风》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15日18:51  新浪娱乐

  贵州省歌舞团始建于1956年,自建团以来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经历届省、厅领导的关怀,团部领导和演职人员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为集歌剧、舞剧、民族舞蹈、音乐等创作和表演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团体。建团五十多年来,一直坚持深入民间学习和创作,在贵州这块多民族,山高林密,艺术素材丰富多彩,素有“民族歌舞海洋”之称的热土上,省歌舞团培养造就了一批音乐舞蹈人才,积累了一定的歌舞精英与精品。

  贵州省歌舞团建团以后的十年,即1956年至1966年,处于创作发展期。创团初期,就明确提出以发掘、发展各民族音乐舞蹈为办团方针。经过全团同志深入各地区最边远、艰苦的民族村寨,学习、收集、改编、创作了大量优秀歌舞节目,从而奠定了该团的发展基础。

  1956年8月,省歌舞团参加中国第一届音乐周,首次在北京向国内外观众及文艺界人士展示贵州民族歌舞艺术,受到广泛的好评与热烈欢迎。1960年,创作了大型苗族舞剧《蔓萝花》,这是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几部舞剧之一。在国内巡回演出,反映热烈。后经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在国内外映播,评价颇高,获得捷克国际电影节优秀奖。

  在十年“文革”期间,与全国文艺单位一样经受了强烈的冲击,虽偶有佳作出现,但无法改变停滞萧条的命运。粉碎“四人帮”后,尤其在党的十一大三中全会后,省歌舞团以饱满的精神,重新活跃在国内外的文艺舞台上。经过十多年的修养生息,1990年,创作出大型民族歌舞《山之舞》,在参加全国第三届艺术节汇演中再创佳绩,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2000年以来,贵州省歌舞团在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领导下,精排并公演了多台大型民族歌舞,如:获得文化部多项金奖的《好花红》,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国家十大精品工程之一的《依依山水情》,获得国家和文化部领导人肯定和赞赏的《多彩贵州风》等,极大地宣传了贵州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展示了贵州多姿多彩的形象。省歌舞团被文化部评为2002年度“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

  2005至2006年间,省歌舞团立足于发展的步伐,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开始创作新剧目。2006年底,大型民族歌舞诗《多彩贵州风》以新的面貌登上舞台,在“相约北京”盛大活动开幕式上演出,将贵州的民族风情再一次完美地展现在多姿多彩的舞台上。

  自1983年起,省歌舞团曾代表国家、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贵州各民族人民出访巴拿马、菲律宾、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美国、法国、匈牙利、克罗地亚、摩尔多瓦、阿联酋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演出,深受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和高度评价。

  长期以来的艺术实践,歌舞团积累了不少优秀的民族音乐、舞蹈节目。如:苗族舞蹈《踩姑娘》、《欢乐的苗家》、《金芦笙吹响了》、《踩鼓》、《筛》、《哟荷》、《山情水韵》、《太阳鼓》,布依族舞蹈《伴嫁歌》、《好花红》,水族舞蹈《斗角》、《古瓢舞》,彝族舞蹈《火把节》、《且朵追》等。

  50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现团内有舞蹈队、唱队、交响乐队、舞美队、创作室等机构;拥有汉、苗、布依、侗、彝、土家、仡佬等多民族演职工166人,其中青年演员占了很大比例,退休人员94人,正高职称23人、副高职称80人、中级职称78人。尚具有全国各协会的学会理事,在省各协会、有学会理事、学会副主席、常务理事、会长以上职衔的有多人;有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的文艺工作者数人;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委员。省歌舞团已成为省内一个具有影响的强势群体。

  贵州省歌舞团,在历经了风雨、艰辛之后,也拥有很多成功的喜悦。回顾过去,立足现在,展望将来,仍将沿着一条自强不息、勇猛奋进之路前进和发展。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