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曾经在歌剧《江姐》中唱响的熟悉旋律将于8月6至9日再度在国家大剧院响起,舞剧《红梅赞》虽然同样是出自空政文工团的手笔,同样以革命文学经典《红岩》为蓝本,然而这一次却是用现代舞蹈的形式进行全新的呈现,用舞蹈重塑革命“群雄像”。
舞剧《红梅赞》上演之际,时值建军82周年,该剧将作为国家大剧院庆祝“八·一”六台系列演出中的一台被隆重推出,同时这部作品也是由中宣部、文化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中的一部力作,带领观众重温永恒的历史红色经典,讴歌不朽的革命浪漫主义。
入木三分、惟妙惟肖:用舞蹈重塑革命“群雄像”
在国家大剧院首届歌剧节中刚刚落下帷幕的民族歌剧《江姐》取得了热烈的反响,如今即将上演的这部舞剧《红梅赞》被誉为是歌剧《江姐》的姊妹篇、并蒂花。然而,这并不是歌剧的一次舞蹈重现,在歌剧首演四十余年后的这一次创作,带来的是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虽然是歌剧《江姐》的姊妹篇,但《红梅赞》不是在为江姐一个人物作传,而是通过对以江姐为代表的一系列英雄人物的刻画,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打造出一群栩栩如生、有血有肉的革命“群雄像”。革命者的浩然正气,反动派的凶残暴戾,叛徒们的龌龊心虚,都通过新颖、生动的舞蹈语汇得以入木三分的刻画,再现了那一段惊心动魄的血色历史,让人看罢心情悸动,热血沸腾。
“艺术创作一定不能走别人的老路,如果用舞剧再现歌剧《江姐》,这显然是一件得不偿失也是没有意义的事情!”总导演杨威谈起这部作品时这样说道。用现代手法讲述一个耳熟能详的老故事,这也是《红梅赞》能够取得成功的“秘密”所在。诞世以来,它先后获得文华大奖、 “五个一工程”奖等众多荣誉,并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国家舞台艺术十大精品剧目”。
铁链、铁栏、铁门:三个元素装置概念舞台
《红梅赞》的舞美简洁到了极至,舞台的主要元素只有三个:一排铁链、一组铁栏、一扇铁门,仅用这三个极简化的意向符号便把全剧的时空变化、情节更迭链接了起来。现代的理念,概念化的舞台让这样一个经典的“老故事”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质感,让人耳目一新。舞美总设计孙天卫表示:“舞美是《红梅赞》中的第二个演员,同舞者一样在表演,剧中的这三大元素不仅是舞台布景,还营造出了一场‘装置参与表演的行为艺术’,每一个装置都会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完全切入了戏剧之中,这与其他舞剧是截然不同的。”
当大幕拉开,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由270根铁链组成的一扇幕布,红岩烈士群像的浮雕长卷被投影其上缓缓移动,突然之间铁链组成的帘幕轰然坠落,一条红绸在空中飘动,在整剧的开篇之处便将观众紧紧抓住。
在孕妇和小萝卜头赴刑的一段舞蹈中,一组铁栏的设置产生了特殊的舞台效果,更将这个元素用到了极至。铁栏不停地在舞台上转动,一边代表男牢、一边代表女牢,将狱友们对小萝卜头依依不舍的艰难送别,通过巧妙的空间装置表现得淋漓尽致,催人泪下。
全剧最高潮处,一扇超大型铁门几乎占据了观众的全部视觉,这个高7.5米、宽12米,重达2吨多的大门营造出的效果颇为超现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它如比萨斜塔般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让人不免产生即将倒塌的错觉,预示着敌人的力量虽然十分强大,但是他的命运必将走向死亡。当大屠杀展开,这扇大铁门在两秒钟内轰然倒下,所有死难的烈士都冲到铁门之上,强烈的象征意向带给人极大的心灵冲击。
据悉,在《红梅赞》演出同期,国家大剧院还精心准备了一系列军旅题材的精彩演出,如观众们耳熟能详的经典革命史诗《长征组歌》以及《我们的队伍向太阳》等各具特色的音乐会。在建军82周年的特殊时刻,这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无疑将唤起人们对红色年代的回味与怀念。 JJ/文
相关链接:
国家大剧院庆祝建军82周年特别献礼演出节目单
大型红色交响合唱——革命史诗《长征组歌》
7月30、31日 8月1日·歌剧院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红梅赞》
8月6-9日·歌剧院
音乐史诗《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交响合唱音乐会
7月28-29日·音乐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建军82周年音乐会
7月30日·音乐厅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大型音乐会
7月31日-8月1日·音乐厅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建军82周年音乐会
8月2日·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