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云南的响声》广州宣传 杨丽萍老师很谦虚(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2日19:52  新浪娱乐
《云南的响声》广州宣传杨丽萍老师很谦虚(图)

杨丽萍现场摆POSE

《云南的响声》广州宣传杨丽萍老师很谦虚(图)

杨丽萍介绍《云南的响声》

《云南的响声》广州宣传杨丽萍老师很谦虚(图)

收到粉丝的礼物

《云南的响声》广州宣传杨丽萍老师很谦虚(图)

罗罗拨四现场演奏

  新浪娱乐讯  日前在国内火热巡演的杨丽萍《云南的响声》8月11日将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上演,7月22日下午,杨丽萍携演员罗罗拨四亲临广州,为演出宣传造势。罗罗拨四现场吹奏各种特色乐器,载歌载舞,让一旁的杨丽萍也看得非常投入,谦虚声称在这方面罗罗拨四是自己的老师。

  收徒弟?——“他们有时也是我的老师”

  《云南的响声》制作的班底和《云南印象》完全一样,这些当年10多岁的演员如今都20多岁了,其中凭《云南印象》走红的虾嘎在这次的演出中会有一段精彩的“烟盒舞”,身背葫芦的造型让人过目不忘。

  对于是否有再收徒弟的想法?杨丽萍透露想当徒弟的特别多,《云南印象》里很多和他们并不是传统的师徒关子,有时候他们是自己的老师,像罗罗拨四啊,能吹这么多云南特有的乐器,这方面自己不大在行。

  虽然在收徒问题上没有正面回答,但在之前几站的巡演上,杨丽萍和外甥女的精彩共舞让大家看到杨丽萍舞蹈精神的传承。对于外甥女的表现,杨丽萍非常满意,称一个8、9岁的小孩能这么喜欢舞蹈,从4岁开始就喜欢跟着跳舞,赶都赶不走,很像当年的自己,除了舞蹈,觉得生活中其他都没无趣。

  编舞总有创新——“大自然、生活中取灵感”

  对于《云南的响声》和《云南印象》的不同,杨丽萍介绍当年是把云南所有的民族民间的歌舞集合起来,是他们这帮纯正云南少数民族后人对祖辈的传承。但在《云南的响声》中,大部分是全新创作,创作出很多没有的节奏和动作,比如手提两个牛铃做舞蹈道具、自己为虾嘎设计的葫芦造型,都是前人想象不到的。

  除了6米多的长笛、三米多高的巨鼓等乐器外,《云南的响声》用多达3吨的麦子打造的神奇“太阳雨”等创意舞美也让杨丽萍非常自豪。杨丽萍表示虽然自己没有学习过编舞,编舞大师都在纽约,但自己擅长从大自然和生活中汲取灵感,比如观察蚂蚁,蚂蚁倾巢出动的状态被运用到舞蹈中,还有天上的云的排列等等。杨丽萍称当自己站在台下看舞美效果时,很自豪怎么天底下会有这样的舞蹈队形,因为这样的编舞在平衡上是不存在的。湖水、梁晓云/文并图

  《云南的响声》中的“世界之最”

  敲打全世界最小的鼓——烟盒

  《响声》中的另一位主要演员——“虾嘎”一直是备受杨丽萍器重,几年前他在央视的舞蹈大赛中一战成名,此后他曾多次与杨丽萍合作,这次在《响声》中,杨丽萍为虾嘎编了一段“烟盒舞”独舞,虾嘎只用烟盒伴奏,以一只雄性昆虫的造型,尽显雄性的身体之美。虽然很多人不明白跳的是什么,但观众却认为那段舞真的叹为观止,虾嘎不愧为杨丽萍的大弟子,这个被她从牛背上发现出来的哈尼小伙子,如今已经是男版杨丽萍的雏形了。

  最长的笛子——6米多

  据了解,被搬到舞台上来的云南民族民间乐器,大约有几百件。葫芦丝、芦笙,还有造型奇特的“小笛子”,甚至牛铃铛、一片普通的树叶,都是演员手中的乐器;不论是锄头、钉耙,还是水车石磨,只要是手中能拿的,口中能含的,几乎都被当成乐器来演奏。演员们除继承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乐器演奏外,还自己发明了不少乐器,比如演出海报上6米长的竹笛,就是用还带着叶子挂着露珠的一整颗竹子做成,一男一女两位演员分别在两端吹响。

  最大的巨鼓——三米多高

  杨丽萍介绍:“我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种鼓。那是云南山区少数民族的巧匠,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3米多高!我认为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当时我就动了收集这些鼓的念头。经过千辛万苦,我们好多人一起终于把几十面大鼓从许多原始部落拉了回来!几十面鼓堆放在一起,望过去就是一片鼓的森林,看着这些鼓,我创作《云南的响声》的灵感也迸发出来了。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时代,人们用纯手工制造的巨型乐器,最大的有三米多高!四条汉子也抬不动。那是鼓的祖先!是鼓的化石!堆放在一起,变成了一片鼓的森林。”

  最多的葫芦组成的乐器

  而在多种乐器和响声当中,场面最大气势最强最引人关注的主角,除了云南的“鼓”还有“葫芦”,这两种乐器都被赋予了“生命的响声”的涵义。云南人把多籽的葫芦,视为女性的乳房和裸体,并将它制作成吹奏乐器——葫芦丝。《雀神怪鸟》中演员将葫芦背在身上,大幕拉开呈现出一片黄灿灿的视觉冲击,观众常因这阵势而惊呼,可谓是台上台下响声的对话。

  最神奇的“太阳雨”——用麦子多达3吨

  在“太阳雨”一场中,几个男人把手中的竹片舞得像一个飞速旋转的车轮,发出阵阵风声;女人们捧起麦子,从双手间漏下,落到簸箕里,发出由小到大的雨声。仅这一场中所用的麦子就多达3吨。在这个场景当中,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彩旗,虽然个子是所有演员中最小的,可是她依旧卖力地表演着。

  最多人的演出——100多人同时登台

  “每次做杨老师的节目,总是让我又爱又恨。承办本次广州站的资深演出商李天如介绍说,“杨老师是块金字招牌,深受广大的观众喜爱。舞蹈节目创意十足,表现力十足,整体的节目更是好看,演出的质量是毋庸置疑的,每次做她的节目,都是票房的保证。加上杨老师对演出商也好,就像交朋友一样,这样也让我们特别喜欢接她的节目来做。但是,每次她也让我们演出商很痛苦,一、杨老师的节目对场地的要求是最高的,找一块能够完全达到演出要求的场地非常困难。目前,整个广州地区也就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的整体条件可以达到她的要求;二、演出阵容太庞大,从《云南映象》到《藏谜》再到《云南的响声》,一次比一次升级,无论是道具,还是演出的团队,每一次都是超越,这次的《响声》的演出团队更是夸张的达到近150人,这个也让我们做接待工作的很头痛啊!三、为保证演出资料,在舞美(灯光、音响等)上面更是追求登峰造极,需要我们在当地额外提供大量的硬件设备,哎!真的是每次都让我们很痛苦,但是,我们还是很愿意引进她的节目来做。因为,杨老师的节目才真的是能够接受市场检验的节目,我们做的很开心!”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云南的响声》 的新闻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