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许涯男 吕佳 白郁虹 韩莹
“现在的环境足够开放,就算领导人坐在下面,我还是照讲。有人说这是大胆、首创,那只是他们不敢讲而已,也许他们还没有习惯日益宽松的民主氛围。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接到任何电话或者书面通知,告诉我什么能演,什么不能演,什么应该怎样演。”
周立波,这个在一夜之间上遍几乎所有华夏媒体封面与头版头条的“海派清口”的创始人与其唯一的表演者,这个你可以没看过他的演出但绝对知道他很红、很幽默甚至盖过小沈阳与郭德纲的“中国笑讽大王”,在回答记者提出的“你怎么有胆量模仿领导人”的猛烈提问时,非常轻松、平静乃至略微自得地如是说。
事实上周立波自2006年起就走红上海滩直至2009年蹿红全中国的各大城市,靠的绝不仅仅是“胆量”二字,《笑侃三十年》《笑侃大上海》《盘点2007》《盘点2008》《我为财狂》这一系列兼具了上海特色与全民共性的大型脱口秀表演都凸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甚至时事观评家的独特才华与技巧,里面充满了以苦为乐的真切怀旧和“目睹中国百年来之怪现状”式的反讽与自嘲,尤其是针对当下甚至就是当天的那些疯癫无常、无言以对的“黑色幽默”,很能令人在会心地大笑过后,心头顿生难耐的涩味。你可以比他更会模仿,比他演得更滑稽,但你很难有他的创作力与穿透力,所以可以说是“有胆有识、能说会演”这样的综合实力成就了被余秋雨“大师”盛誉为“一百年才能出一个”的周立波,而小沈阳、郭德纲甚至赵本山,未必就无胆无识,但至少没敢表现出来很多。他们很幽默,但是不黑色,但只有当这两个词叠加到一起的时候,才最具当下的力量。
周立波 为什么这样红?
上海人——尤其是3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上海人——之所以热捧周立波,把他的演出架到一票难求的城中盛事的高度,当然是因为他的演出既亲切、鲜活、生动,又怪诞、热辣、生猛。尤其是今时今日的中国、上海与上海人,都给周立波的才华展示提供了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总被扣上“自大、排外、自恋、小气、胆小”的帽子,甚至被妖魔化了的“阴阳怪气”的上海人,从周立波既可亲又生猛的笑侃中找回了阔别已久的认知度与存在感,当小沈阳的穿着、李谷一的脸型、刘欢的脖子、张明敏的身高、韩红的门牙都成为被揶揄的笑料,当80年代初的“打桩模子”(二道贩子)、“酱油朋友”(造假奸商)那既可乐又可憎的形象再度近在眼前栩栩如生,当历史的积怨、残酷的股市、巨大的压力全被搬到台面上嬉笑亮明……每一个置身演出现场的上海人都会油然而生“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的复杂认同感甚至自豪感。
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天纲认为,“周立波的海派清口里蕴含着上海的文化密码,里面藏着自豪,也藏着悲情。上海人已经实在没什么资本,人口不占优势,生活方式影响力不大……当周立波在台上说出上海人挣 100块钱,其中87块交给国家,自己只留13块的时候,我当然感谢他。”
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just the right man
周立波一夜之间红遍上海,这是在最合适的时间出现了最合适的人干了最合适的事,一语概之,“just the right man”。首先,周立波肯定是个有天分的演员,但要是早几年,他完全不可能火成这样。周立波恰好赶上了最近这几年上海意识高涨的时期。
上海本土文化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边缘化。但是最近这几年,上海开始改革户籍政策,开始接纳更多的人来到这座城市。人在什么都有的时候,会去想没有什么。上海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就会发现少了点什么自己的东西。周立波的出现,正好符合了上海人在经济站上一个新高度后,对于本土文化的一种需求。正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周立波的红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就算演了50场,但观众也最多只占上海总人口的1%,所以他的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作家)
周立波的自由带来了欣赏者的自由
周立波的海派清口,用只有上海的过来人才听得懂的形式来诠释他的幽默。文化是维持人和人差别的一个手段。上海文化长久以来找不到全方位的差别,但周立波是全方位的,他的话语系统、组建方式、意识流……其实是这个城市的年轻人在清算他们爸爸那一代。周立波在这方面是个很好的探索者,一探索就和北方不一样了。当文化发展到一定时候,每一座城市都要寻找到自己城市文明的生态话语,周立波在这方面是个人才。另外他的一些笑话背后还有社会思考在里面。
周立波A在表演中把故事和话语系统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很自由,其实难度很大。海派清口这种“一人之夜”的形式国外早有先例,或者严格地说,人类最早的娱乐活动就是从这种形式开始的。周立波在表演中采用了一种意识流的方法,表面看没有逻辑,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但那其实不是一种混乱,而是一种自由,他的自由带来了欣赏者的自由。周立波有着非常好的逻辑控制,他有一个大逻辑,就是寻找30年来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
徐峥(演员)
他也在竭力打破语言障碍
周立波找到了一个脱口秀的形式,他的贡献在于把原先的滑稽戏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找到了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找到了和60、70后的集体记忆有关的事情,他把这两点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老百姓其实有这样的需求。他的走红,上海文化方面的因素当然很多,但我发现他也在竭力打破语言障碍,很大一部分是用普通话说的。
王小峰(文化评论人、记者)
上海人的幽默感是很差的
我觉得周立波只是在上海走红,他的那些段子,三分之二都是上海话,这也是他很聪明的选择。那些用普通话说出来不算太好笑的包袱,换成上海话,就逗乐了。比如《笑侃30年》,带着很强烈的上海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去说一些事情,他在挖苦讽刺上海人的时候,其实是很有节制的。北方人讽刺起人来是没有底的,但周立波都兜着。我觉得上海人不幽默,他们的幽默感是很差的。只要周立波一张嘴,大家就笑嘛,大家都有一种心理——我要是不笑就没品。从众心态特别强烈。两个小时笑了600多次?这又不是破世界纪录,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周立波其实特别清楚自己的局限性,但他本人在谈到这方面的时候,用的是“不屑”二字,这是海派文化最大的特点——不屑跟全国人民分享。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他可以这样,但现在还停留在这个状态上,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江小鱼(导演、文化评论人)
周立波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隐秘需求
上海这么多年来一直属于文化沙漠,它是文化消费城市,却几乎不会创作什么。上海人在商业和文化上的落差特别大,经济上全中国人民都承认它的实力,但精神气质上,全国人民对它好像都带有不是特主流的看法。外地人夸一个上海人最高的评价就是:“哥儿们,你不像上海人。”所以他们特别需要被肯定。周立波的《笑侃三十年》,都是建立在上海文化既自恋又自卑的基础上。一方面,他们瞧不起外地人,同时又特别渴望这些外地人——他们眼中的乡下人——对他们进行赞美。周立波正是在经济和精神形成巨大反差时诞生的为上海人说话的人。脱口秀在西方其实是一个时代、一个阶层的代言人,而上海人,包括周立波自己,一直认为自己很高雅,其实那不是高雅,只是上海市井草根阶层渴望他们的市民文化被肯定。
如果你不分析上海人的精神困扰的话,你就不能理解周立波为什么被上海人如此之喜欢,同时这种喜欢又是如此之脆弱。其实,一个人火是跟氛围有关的,郭德纲也好,小沈阳也罢,一个人的火不是他想火,而是因为他们迎合了这个时代的某种隐秘需求。周立波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