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北京日报:魔术热为何没带火演出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7日15:16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牛春梅

  春晚刘谦掀起的魔术热被世界魔术大会推到最高潮。7月底到8月初借着魔术大会的热度,许多演出商赶来搭车,20多天里一下集中了魔术演出近20场。但市场却给演出商兜头一盆凉水,除了汇聚10位顶级魔术师的“至尊魔幻”世界魔术大师展演情况较好外,其他的演出备受冷落,就连最火的刘谦,在北展演出的上座率也只有6成左右,有业内人士称刘谦演出的主办方还赔了钱。

  剧场消费习惯断裂

  保利演艺经纪公司副总经理宓鲁曾担任蒙特卡罗国际杂技邀请赛的评委,对世界各地的魔术市场颇为熟悉,谈及中国魔术演出市场,他用一句话就加以概括:“中国就没有真正的魔术演出市场,因为观众没有观看魔术演出的消费习惯!”

  中国魔术文化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汉唐。然而直到上世纪80年代马克·威尔逊的家庭魔术团到中国,魔术演出才开始复兴,一时间成立魔术队、组织魔术专场演出蔚然成风。然而好景不长,到了上世纪90年代,文化娱乐消费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魔术消费习惯很快又断裂了。人们看魔术更多是通过电视这样低廉的方式,而电视传播对魔术现场效果的消解,让愿意花钱进剧场看魔术的人就少了。

  魔术师徐凤美告诉记者,某年轻魔术演员曾制作了一台获得杂技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的魔术晚会,但演出推广却困难重重。即使每到一地都召开记者招待会和演出商招待会,陪吃陪喝花进去不少钱,但能接到的演出定单依然不多,最后不得不放弃。

  近期的魔术演出受冷落,也是供大于求的必然结果。观众还在慢慢培养兴趣,演出商们就扎堆赶来捞金,如此庞大的供应,面对尚未壮大的市场,自然很难消化。就像春晚过后电视魔术节目一拥而上,坏了观众的胃口,不过半年又纷纷偃旗息鼓。

  没“金刚钻”哪来好市场

  宓鲁认为观众消费习惯欠缺的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国内魔术发展的滞后,“没有新鲜的、精彩的东西,观众自然不愿意买单”。

  世界魔术大会已经举办60年了,但却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这似乎也证实了中国魔术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世界。美国魔术师哈拉里说,在拉斯维加斯的魔术商店里能看到许多中国魔术的道具,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些道具和中国有关。近100年来中国魔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陌生的。

  刘谦因为近台魔术而火遍全国,几个月的时间里捞金上千万元。让国人感觉如此新鲜好奇的近台魔术,其实在国外已经发展几十年了。魔术大会执委会秘书长林健表示,在近景魔术方面中国选手基本上没有拿冠军的可能,因为许多中国魔术师都是通过国外魔术师的光碟来学习近景魔术的,徒弟与师傅同台竞技,结果可想而知。

  大型舞台魔术方面,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财力上的差别。大型魔术发展到今天,更像是科研项目,要投入高额经费去研制道具,一台大型魔术晚会的成本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对于中国魔术师来说这根本难以想象。此次魔术大会中国选手傅琰东倾其所有投入20多万元制作了参赛节目《青花神韵》。如果不是因为魔术大会在中国举行,他不可能去参加比赛,因为将大型魔术的道具托运到国外,就是一笔不菲的花费。为了省钱,傅琰东的机械道具只能选择国产的,而国产机械精密性比较差,在排练中多次发生女演员的头发被搅入机器中的事故。

  产业化还在口头上

  北京魔术俱乐部创立者之一王志伟曾在美国学习工作多年,是美国魔术家协会成员。他认为,美国魔术市场的发达,与其发达的魔术协会网络、几千家魔术俱乐部不无关系。而在中国,魔术并没有一个独立协会,只是在杂技艺术家协会下属有魔术艺术文化委员会(简称魔委会),而魔委会的负责人多是由杂协的工作人员兼职。“其实中国有几十万魔术爱好者,如果能将这些人组织起来,将有力地推动魔术产业化进程。”王志伟说。

  魔术师在中国也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国内很少有单独的魔术团队,大多都是杂技团或文工团里有一两个魔术演员。行内人解释说,国内杂技团常有大量的国外商演,但魔术表演由于水平所限,获得的机会比较少,因此魔术师也被冷落了。

  尽管魔术大会来得有点迟,但著名魔术师茹仙菇丽认为,在中国众多艺术门类里,只有魔术举办了这样顶级的世界赛事,将给魔术市场带来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对中国魔术市场的产业化会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