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11月19日—22日 地点:布鲁塞尔国家剧院
2009年11月27日-28日 班什面具博物馆
2009年11月29日-30日 根特Kopergietery剧院
环县道情皮影简介
道情皮影,拥有3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活跃着47个班底,已被列为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10个试点之一"。甘肃省的地方戏曲品种陇剧即脱胎于陇东道情皮影。道情皮影,是环县的文化象征,也是西北的文化象征。
环县道情皮影,又称环县道情皮影戏,因环县位于陇东地区又称之为陇东道情皮影,民间称其"牛皮灯影子"或"老道情"。
据史料记载,我国"素纸雕簇"影人始于汉代,至隋唐时随着佛教变文的兴起有了剧本,之后逐渐发展成为较为完备的影戏。北宋初"绘革社"的出现,皮影戏趋于成熟,但表现内容、方式均有不同,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
道情起源于宋末元初,当时道教的武当派和佛教的少林派,为了反对蒙古族的统治和外族的入侵,往往三五人手拿渔鼓、简板、木鱼进入瓦肆游说,鼓动人民群众反抗外族侵略,这渔鼓、简板伴奏下的游说逐渐产生了早期的"道情"。
道情音乐一般分为"法曲道情"和"俗曲道情",环县道情属于后者。"俗曲道情"以俗曲为音调,萌生于唐,兴盛于宋,早在北宋前期便以歌曲和说唱形式在社会上广为流传。环县的劳动人民由于对农耕赖以生存的山川大自然的崇拜,自古以来崇尚道教文化,道情更是人们最为喜爱的艺术形式。当道情与皮影结合之后,道情便由说唱性向戏曲性转变,形成了以皮影表演为形式,以道情为演唱曲调,借鉴戏曲叙述与演唱手法的新兴艺术形式--"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四合原乡兴隆山道观的修建和祭祀神灵为环县道情与皮影的结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会。它不仅是宣传道家思想的圣地,而且真正成为环县道情皮影艺术成长的摇篮。作为秦陇文化的一部分,环县道情皮影的萌生、发展应与陕西道情皮影的历史同步,其经历了宋元的产生、形成期;明清至民国初期尤其是"环县道情皮影大师"解长春时期的成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沉寂期;"文革"后的抢救、复苏期;2002年以来的普查、保护期。
清末民初著名艺人解长春及四大弟子(杜民华、敬乃梁、韩德芳、魏国诚)经过大量的移植改编形成一派,传承至今。历史上,在西北地区享有声誉,清末大将军董福祥带入京为慈禧庆寿。50年代曾三次进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称赞,梅兰芳先生看后高度评价。58年搬上舞台,"道情皮影"发展成为"陇剧"(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陇剧>;<道情戏>等条目》);六七十年代,遭禁,箱具严重破坏,80年代初再度复演,90年代戏班发展到84家。1987年出访意大利,被誉为"东方魔术般的艺术";92年搬上银幕,2002年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中国皮影之乡",并成功举办了"皮影艺术节";2002年参加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并在清华、北大等8所高校巡演,引起轰动。并于2003年10月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十个试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