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申:《明》名剧就不应该这样改编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30日22:48  新浪娱乐

  或许是对导演的信任,或许是对《李尔王》的好感,或许是之前所抱期望过大,因此在看《明》的时候,我总是期待着能有惊艳出现。戏演完了,惊艳并未出现,只感到不解与惋惜。《明》在宣传语上称“戏剧中的历史就应该这样好看”,而我却想说:“名剧就不应该这样改编”。

  满场的间离效果,人物在跳进跳出之间徘徊,时而异时空交流,时而寻求观众反应,时而演员充当看客观剧……看似深奥的台词与导演语汇换来的是不解,所谓幽默诙谐的处理换来的是冷淡,仅有噱头能够引发剧场效果……究竟是一场戏中戏,还是一场真实的历史,导演希望在二者之间游离并让观众产生联想,试图让人不去在意剧情虚实而是感受到其表达的思想——结果换来的是猜疑而不是思索。

  抛开形式,其实《明》剧情十分简单:明朝的皇帝选择王位继承人,为了锻炼三皇子而设下了一个圈套,最终“成王败寇”,“一将功成万骨枯”,三皇子从一个充满理想、年轻稚嫩的人,在主动与被动的压力下逐渐变为一个果敢冷酷的君王。

  这种本身是一个简单的励志题材、讲述男人成长的故事,与《李尔王》几乎无关。那么,该剧为何不能独立创作,非要与名剧挂钩?两部剧无论在内容还是思想上都完全不同,假使仅仅是利用人物关系相接近倒也无妨,但何必非要把“中国皇帝看了《李尔王》剧本,让皇子们跟着剧本演”的情节添入其中?看似是剧中剧、是中西结合,实则是一个刻意逼观众“思索”的噱头。观众所产生的并非是思索,而是猜忌:猜忌该剧究竟想说什么、猜忌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准是否够高——是否能够理解该剧的“巧妙处理”与“深邃含义”。

  对于当年明月作为编剧的加入,在商业宣传上起到了不错的效果,但就其写的剧本而言,尚不能算合格。结构模糊凌乱,台词半雅半俗,半文学半白话,时而飘忽时而沉重,时而加上些并不相干的内容天马行空,诸多喜剧效果如同在“咯吱观众”,“为概念而概念,为风格而风格”的刻意感贯穿始终。剧本创作并不等同历史小说,需要有章法和规矩。在固定的时间内传达与接受是戏剧的特点之一,过度随性的个人展现无论对于导演、演员还是观众来说,都不易于认可和理解。

  敢于挑战是导演田沁鑫的优点,但“想法横溢却不擅梳理”也在其近期作品中暴露无遗。我曾在《红玫瑰与白玫瑰》的评论中给予了田沁鑫高度评价,称她距离中国的大师级导演只差总体梳理一项不足,但现在却证明了她距离大师又远了几步。田沁鑫的创造力与导演能力毋庸置疑,但《明》的呈现只能让人看到了一个“尚在探索阶段的失败品”。

  在剧中多次出现间离,导演试图达到想要的艺术效果。但间离的高明之处在于,是能够让观众在入戏的情况下迅速回归冷静,能够审视作品感受内涵,着力点清晰明确。假如没有入戏的前提,那么间离的效果也会减弱及消失,只能是自说自话的生硬表白。导演的创作初衷与构思并无问题,但却忽视了观众的接受能力,想法丰富但梳理不顺使得该剧形成了混乱。对于编剧的控制不够、过于追求形式成为了《明》未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根本原因,与演员的本身表演能力无关。

  可以说,假使多加梳理、假使不联系《李尔王》,或许《明》会更加清晰,或许会成为一部独立的,具有实验性、探索性的优秀作品。名剧之所以称之为名,乃是其具有部分固定的“不可更改之处”。在当今的中国戏剧市场,传统名剧原封不动地照搬演出或许没有太大受众群,但单纯地“借鸡下蛋”后使得面目全非,反而适得其反,更凸显了新剧与原作之间艺术上的差距。

  《明》是一个大胆创作,虽然因各种原因并未成功,却指明了一条戏剧之路:实验性质的改编名剧是戏剧发展的必需品,但究竟如何取舍,是留形还是留神?是增加延伸还是截取筛选?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严肃而具有难度的课题,需慎重而行。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