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话剧《金锁记》由张爱玲的三位超级粉丝王安忆、许鞍华、焦媛合力打造。王安忆是编剧,许鞍华是导演,焦媛是演员。11月21日、22日,港版话剧《金锁记》将在深圳大剧院演出2场。用粤语演绎张爱玲的作品会是什么样?王安忆通过电邮回复说:看过港版话剧《金锁记》,有前所未有的震撼。
故事:没那么压抑和绝望
许鞍华说,把金锁记用粤语重新排练,是为“追求比较风格化的语言,以前拍电影的时候,把张爱玲的台词改成粤语有很多人在笑,可是这次香港演出观众人人听得懂,没有人特别留意语言上的问题,这大概就说明观众的喜好吧。舞台和电影媒介最大的分别是,台词可以在舞台上无限制地表达内心,没有电影那么写实,可以更感情化,这正好解决了我以前拍张爱玲作品的最大问题。”
为便于舞台演出,王安忆首先对原著小说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整出戏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着重写曹七巧,下部集中写平安,理顺了时间和空间,然后加入对白,丰满原著中的某些场景。与原著有较大不同的是,七巧儿子长白的“戏份”被全部删去,王安忆对此解释说:“张爱玲写曹七巧去报复自己的儿女时,对儿子的报复特别可怕,我毅然删掉了,变成了一个母女两代人的故事。”这使得港版话剧《金锁记》没有原著那么压抑和绝望。
舞台:节奏快、时间短
2004年王安忆曾与黄蜀芹合作排过话剧《金锁记》,如今再与许鞍华合作,用的还是同一个本子。被问到二者的不同时,王安忆回复说:“香港版很简洁,时间是2小时15分钟,我当时以为他们删了很多内容,因为以前的上海版3小时都拿不住,结果我在现场没发现什么删的地方,这说明他们的节奏加快了很多。”
说起许鞍华和黄蜀芹两位导演的比较,王安忆认为:“许鞍华剧组最大的特点就是他们对剧本非常熟悉。上海版排练时剧组很多时候需要我来解释剧情、人物,而香港版的剧组都很懂。特别是许鞍华导演,因为她执导过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半生缘》。我也是许鞍华导演的粉丝,对她导演张爱玲的戏毫无怀疑。”
王安忆说,许鞍华很多地方处理得很好。“比如说上海版用阳台上的对话就把幕间打发过去,因为这个时候演员要换装,时间上面就有个从容的间隙。而香港版,许鞍华自己想了这样一个方法:一个傻丫头站在舞台上,一句话都没说,在吃一块西瓜,整个场景很安静,阴天,一个傻丫头在上面吃西瓜,特别像原著中那种夏天的午后。”
演员:演出了原作品的魂魄
对有着“香港舞台剧皇后”之称的焦媛,王安忆也很满意:“她特别有激情,而且能将人物的内心完全外化出来。最后一场戏,她整个人在季泽身上,他背着她,就在这么一个受限制的动作里,焦媛将几分钟长的台词说得充满感情。我坐在那里,就像在看别人的戏,却有前所未有的震撼。”据看过港版《金锁记》的观众回馈:焦媛的表演,如张爱玲附体,演出了原作品的魂魄。
剧中男主角由尹子维担任,据许鞍华介绍,他是生在美国的华人,刚从美国回来时连中文都不会讲,但后来自学中文。原来也担心他,但是他演得很好,他妈妈是当年邵氏的胡燕妮,爸爸是演员转导演的康威,也是演艺世家,所以也是有表演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