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到欧洲出访,这次旅欧之行几乎就是对话之行。先是参加中德文学论坛,然后参加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最后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参加欧罗巴利亚艺术节活动。前后10天的时间,进行了6次讲演,这在我的经历中,应该是一种新的体验。
新在哪里呢?20多年前,我第一次出访欧洲,随同文化部部长王蒙先生和中国作家代表团团长冯至先生访问意大利。参加开幕式后主要日程是观光,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是日本人?”看得多,说得少,也没有人想听你说什么。随后的出国访问,说的内容渐渐多了,从各说各的,到互有对话,从互有对话,到有了分歧争论,但总的说来,还是用眼睛的时间比用嘴的时间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依然是中国作家出访的主要目的与成果。
这次出访德国和比利时,走马灯似地参加文学论坛、国际书展和艺术节在三地举办的三项不同的文化交流活动,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大步走上世界大舞台的风采。同时也发现,出访日程表几乎没有观光参观,对话、座谈、讲演成了主要的工作任务。也许是变化刚开始,也许是事情本来就会这样,文学的对话交流,远比参观采风要麻烦。当欧洲人再不会把大街上的中国观光客误认为外星人的时候,要让他们理解和了解中国人的心灵和文学,依然是一次有趣而艰难的探险,对双方都如此。
交流也需要互相的理解,当然首先自己要宽容与多换位思考。在柏林举办的中德文学论坛上,汉学家顾彬先生在我之前发言。他对中国当代文学进行了严厉批评,有的不无道理,有的也过于偏激。比如他认为1992年以后中国人和中国作家都一心想发财,诗穷而后工,还是过贫困的正常生活好一些。对那些过于偏执的观点我们不仅要用语言,更要用作品来辩论。
在布鲁塞尔的交流呈现另一种风格,在这里我做了两次交流活动,原定在城区一所读者俱乐部和远郊小镇一个诗人之家进行的讲演,变成了大家围成一圈的对话。直接面对居民和底层读者,交流的话题无所不包。当主人提出:“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吗?”我回答:“当然!”以后的进展就犹如同一个社区邻居之间的交流了。比如:“你们为什么还没实行欧洲各国都实行的民主制度呢?”我答道:“我个人认为有两条,一是你们的某些前辈百年前在中国没有做出好榜样,欧洲列强在中国建立过租界,生活在租界里的中国人没有感受到你们的民主所带来的幸福感。第二,既然民主有欧式的,那么民主有中国特色的,也就顺理成章。其实不要计较中国人走得像不像你,而只需要看中国人是不是在朝前走,看中国是不是一天比一天好。”我觉得与老百姓对话,更像一次茶叙,尽管我喝的是茶,他喝的是咖啡。
这就是我理解的文化交流特别是作家间的文化交流:茶与咖啡的对话。实践证明,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茶和咖啡最美妙的状态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映衬。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进而达到互相欣赏,这种互相欣赏会让文化的多元共存创造出一个和谐的世界。
这让我想起此行中的一幕。中国作家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与德国朋友对话的第二天下午,正在德国访问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突然来到论坛现场,习近平副主席和在场的五位中国作家及德方参与对话的专家们一一握手,并向全体听众即席发表讲话,他讲到青少年时期读过《格林童话》,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农村插队时还带了本《浮士德》,大家传来传去爱不释手。当习近平副主席讲完这番话,全场的人都热情鼓掌,热烈而和谐。互相欣赏,互相尊重,文学此刻让所有的人都亲近起来。
在回北京的航班上,航空小姐微笑地弯腰询问:“茶还是咖啡?”我突然想起这是个好题目,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在缠满地球的无数条航线上,无数美丽的不同肤色的空中小姐,一遍又一遍地对全世界的耳朵说:茶还是咖啡?这也许是个美丽的信息,世界进入茶与咖啡对话的时代了……
链接
欧罗巴利亚艺术节创办于1969年,是欧洲最大的文化盛事之一,开始时只邀请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参加,随着世界形势的不断变化,这一节日也超越了欧洲,2005年,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在访华时邀请中国参加2009年欧罗巴利亚艺术节,胡锦涛主席表示同意。由中国文化部筹划、组织、主办的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自2009年10月8日开始在比利时各城市举行。艺术节将持续到2010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