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会诊《窝头会馆》 金窝头成经典还需深加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26日00:18  新浪娱乐

  新浪娱乐讯 北京人艺的话剧《窝头会馆》抢下首轮过千万的票房后,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从12月18日起跨年度第二轮演出的筹备工作。剧院破天荒地迎来了很多知名作家,特别是活跃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一线的作家帮忙蒸“窝头”,为该剧文学部分会诊。

  一线作家帮忙蒸“窝头”

  《窝头会馆》在首轮演出中获得了千万票房,被称作“金窝头”。剧作家刘恒进剧场看了很多场,也向人艺方面提出希望完善文学部分的想法。在二轮演出筹备阶段,北京人艺方面对于剧本总结完善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往一直属于剧评家的戏剧批评领域,这一次破天荒地决定请知名作家,特别是活跃在小说和戏剧创作一线的作家帮忙蒸“窝头”。近日,莫言,邹静之等诸多作家走进人艺,和编剧刘恒一起,为话剧把脉,共同会诊《窝头会馆》。会后,刘恒感激地说,这个座谈会,是近来他听到的意见中启发最大的。

  致敬也开炮 点评不留情

  这些作家们对文字的敏锐和特有的激情向剧本“致敬”和“开炮”。作家们普遍认为,刘恒以一种艺术家特有的真诚和悲悯在创作,将每个人物灵魂准确地安放在这个剧中。全剧截取了一组建国前夕生活在皇城根儿下的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片断,“雕画出人的灵魂来,带着同情、哀伤和一丝调侃揭露了这些灵魂。揭露,不是批判。”“大幕拉开,就有着吸引人的地方,皇城的老百姓的草根生活状态——以幽默化解苦难。这是北京草根民众的情怀。”“独特而地道的京味儿,以及其关注的层面和视角,都传承了北京人艺的风格,也创造了话剧舞台上的诗境”。同时,作家们也坦言自己发现的问题,就人物设置、情节架构、语言密集度等问题与刘恒展开多种可能性的讨论。

  邹静之:《窝头会馆》无疑是个大号的金窝头

  邹静之曾经为人艺创作话剧,他的话剧作品《莲花》在首都剧场上演,也有着不俗的票房表现。而他给《窝头会馆》的评价是“《窝头》无疑是个大号的金窝头”。

  别的剧院不可能演这个戏

  邹静之说:“这个戏让我想到大河剧。截取一个片断生活,没有是非,没有偏向,完全客观的再现当时的历史,不站在任何一方的立场上。”

  “毫无疑问,这个戏传承了人艺的风格,这一点非常重要。独特的北京味儿,关注的层面和视角——我曾经说过,如果特别北京味儿的话,就变成地方戏了,但是如果是北京人艺,就不一样了——它是一种独特的风格。全中国任何一个话剧院,都不可能演出这个戏。”

  现在讨论是否经典不恰当

  邹静之认为现在对这个戏进行经典与非经典的争论,是不恰当的。“经典需要占领舞台很长久的时间。很多经典戏剧,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没有多伟大。伟大的作品一定要给演员留有空间,留下炫技的空间。我也写了几部话剧,对此有相当深的了解。”

  好台词太多像射门集锦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苑江淼和周子萍这两个进步年轻人的形象稍显符号化,其次,精彩语言太密集,好台词太多了。“这不是射门集锦,”邹静之说,“就好像歌剧中咏叹调好听,但是要有很多没那么好听的段落来衬托,才突出了好听的那部分。精彩台词过于密集,我没来得及回味和赞美,下一句又来了。”另外,全剧结尾处,死人和活人的交流,这一笔很神,非常炫,“这是导演的决定,但是,如果你这个地方这么用,不妨前面也多用点儿。”

  莫言:大部分人物栩栩如生 脏话上台没必要

  80年代,莫言创作了文学作品《红高粱》,后来被张艺谋导演变为电影摘得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也引起了世界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现在,他手中也有着几个话剧剧本,首选就是在人艺上演。这背后还有一个小插曲:莫言玩笑地说:“人艺的殿堂一直供着两个偶像,老舍和曹禺,现在可以加供刘恒了。”刘恒笑着回应:“不带这么骂人的。”

  莫言认为,《窝头会馆》剧中大部分人物都是栩栩如生的。他与邹静之的意见有一点不同,苑江淼和周子萍这两个被评论界批评的年轻人形象,他认为是好的,那是一潭污泥中的两朵莲花。“这在一个王朝即将死去的时候,是真实的,美好的。”莫言说。

  此外,他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说实话,我前半截都没有听懂,因为我从心里抵制北京胡同里的这种语言。而且,我同意去掉剧中的脏话,没必要把这些语言拿到舞台上来。”

  王干:这不是一个主旋律 而是一个大旋律

  2009年,北京市政协主抓的两部献礼国庆的文艺作品,一部是中影集团推出的电影《建国大业》,另外一部是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话剧《北平1949》。最初,在《北平1949》公布班底时,就曾有媒体提出疑问,为何这样一部讲述北平解放的话剧作品却是天津人艺的演员主演。答案很简单,因为今年,北京人艺上上下下都在忙着这锅金窝头,《窝头会馆》是他们献给祖国60华诞的厚礼。

  王干说:“即使六十周年大庆过后,这依然是一个好戏。这不是一个主旋律,而是一个大旋律。进步的力量要取代落后的力量,光明要取代黑暗。窝头会馆雕画出落后和黑暗当中的人的灵魂来,带着同情、哀伤和一丝调侃揭露了这些灵魂。揭露,不是批判。”

  “刘恒在剧中设置了几个宗教的形象,这是他在关注灵魂的证据。值得一提的是,《茶馆》中,老舍是俯瞰的,而刘恒与他的人物是平等的,他整个人是站在苑国钟的立场上的,这是这个话剧大获成功的重要一点。”

  刘恒外冷内热 延续老舍的草根平民一派

  徐恒进:“很久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和时下很多作品相比较而言,我想可以用“大漠孤烟直”来形容这个戏的境界。有人认为看这个戏能够感受到老舍是热的,刘恒是冷的。我没有刘恒是冷的这种感受,虽然他很冷峻,有些地方很刻薄。但是他真诚。他具有作家必备的悲悯情怀,这是作家和文人的区别。”

  徐坤:“刘恒有三个创作高峰:小说、电影(包括改编)、主旋律剧本。目前在这个领域无人能出其右。这个戏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领域,他延续了老舍的草根平民一派,传统的创作元素在刘恒作品中都得到了体现。”

  “大幕拉开,就有着吸引人的地方,皇城的老百姓的草根生活状态——以幽默化解苦难。这是北京草根民众的情怀。”

  杜芳伦:“《窝头会馆》不是白描,有点像过去的彩墨画,是浓墨重彩式的,兼工带写。刘恒这种冷,外冷内热。话剧要想一演再演,一看再看,就需要诗意。”

  后记:叹为观止的金窝头 想成经典必须深加工

  “窝头”的起点之高,可以直接用“叹为观止”形容。作为一个首轮演出就拿到八位数票房,售票率达到96%(其中不含工作票和赠票),一直被媒体及戏剧界人士拿出来与《茶馆》不断比较。

  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窝头会馆》而言,立时冠之以经典的名头尚为时过早,正如人艺院长张和平所说:“话剧的优势就是可以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再到经典的过程,这是其他艺术门类很难做到的。”人艺依然花大如此大力整饬剧本,想在二轮更加完善舞台呈现,其缔造经典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崔一佳/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