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玩偶秀《没头没脑》昨晚在话剧中心上演。这出戏通过自认为“有头有脑”的牵线木偶与操偶者讨论,激发观众对“被主宰”的思索。结束后,一名“眼镜男”用英语向女演员提问:“木偶是给孩子看的,你却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孩子能看懂吗?”女演员答:“我现在不回答你这个问题。”
欣赏水平 观念落差
观众提问有理有据——现场近10名学龄前儿童几乎没有被该剧吸引,还不断大叫:“妈妈,妈妈!”女演员的回答也完全可以理解,在国际当代戏剧范畴内,木偶仅是戏剧工作者表达观念的手段,并不等于儿童剧;只有在中国,只讲童话故事的木偶戏才等于儿童剧。造成误会的,其实是上海观众的欣赏水平与国际戏剧观念之间的落差。
国际戏剧 个性十足
随着演出市场的日益繁荣,除了经典名剧或小剧场白领话剧之外,近年来有不少颇具个性的外国戏剧来上海演出。日前上演的德语话剧《狗镇》,改编自同名丹麦电影,讲述美国深山小镇中,一个在逃的黑社会老大的善良女儿,因“逃犯”身份暴露,引发村民信任危机后被侮辱,最终导致她率黑帮杀死全村人的故事。该剧不仅内容探索人性异变,形式上也充分运用面具这一道具,让十几名演员能演绎众多村民,暗合村民“变脸色”的情节转变。正在话剧中心举办的“国际当代戏剧季”更是介绍世界戏剧新潮流,有的没有完整故事情节,有的全剧没有一句台词,有的通过玩偶向成人观众表达哲理,而且大部分戏布景简单,仅一两名演员就能创造戏剧空间,观众的想象力和理解力至关重要。
加强交流 缩短距离
如今的戏剧观众多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白领,因此无需翻译,能听懂英语,但是他们的提问通常与剧目本身的艺术性关系不大。昨晚提问的“眼镜男”,英语流利,代表的是年轻话剧观众对木偶戏的认识。还有一位穿茄克的潇洒男士看懂了,然后也用英语问奥地利女演员:“你觉得世界上存在自由意志吗?”这样的问题使演员陷入了两难,其实应该去问哲学家。另一出颇具争议的话剧《夏夜无风》讲述了一个医院女院长被收尸工强暴后的故事,有一观众感慨:“啊呀,如果院长是男的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令人啼笑皆非。
“看不懂”的原因颇多。如何拉近上海观众与国际戏剧观之间的距离呢?只有引进和演出更多的国际戏剧,加强交流。好戏不仅存在娱乐功能,还能发人深省。而普及戏剧教育,提高文化与艺术的学养显然是关键。此时如再以流利的英语提问,就是锦上添花了。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