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11月27日,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仿佛一张通透而洗练的宣纸,而来自台湾“云门舞集”的20位舞者则将身体化为笔墨尽情挥毫,引领观众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书法之旅,以舞动肢体对话中华千年书法精魂!
著名作家余秋雨曾为“云门”撰文,赞扬到:“若要开列一份被当今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东方艺术家的名单,我想,在最前面的几个名字中,一定有林怀民……要赢得异地文明的鼓掌和喝彩并不难,难的是让人一见便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林怀民和云门舞集,已经可以做到这样。”11月27日,已经第三次带团来京的林怀民,再度向北京观众证明了这个看似有些“过头”的评价。
身着黑衣的舞者,在白色的舞台上起舞,有如宣纸上晕染的墨迹,肢体不仅与书法融为一体,更成为一种延伸、发展与变化。而王羲之等历代书家大家的手迹,透过幻灯投射,映现在舞台底幕,与舞者相呼应。《行草》以舞者“临摹”王羲之的“永”字破题,随后展开变奏,引出群舞。舞者翻飞流动的身姿,呼应毛笔婉转的线条,同时发自丹田的呼喊声与铿锵有力的踏地声,仿佛书法顿挫的回响。《行草》的动作编排将舞者的身体探索到了极致,飞扬空中,翻卷腾跃,像狂风里的乱叶,像挣扎的落花,像孤独的武术,形成了一个静谧而深邃的“气场”。在这里,现代人的肢体与千百年前的字魂进行了一场神奇而感人的跨时空对话。
据悉,云门的成员是一群特殊的舞者,长期以来他们不仅要每天练习舞蹈,更是把太极、拳术、静坐纳入了常规的练习之中,从中体会东方式的凝神运气,为《行草》的表演进行铺垫与积累。
《行草》的音乐同样是传统与当代的结合,云门舞集委托享誉国际的当代作曲家瞿小松作曲,由德国大提琴家莱姆‧科罗普与“加级打击乐团”于德国海德堡录制。流畅的大提琴与打击乐器间的对话,形成动人的张力。瞿小松在乐曲中大量留白,更使作品充满了深沉的特质。
在“云门”告别大剧院后,另一支来自美国的现代舞劲旅——何塞·利蒙现代舞团将于12月3日至6日造访北京。有趣的是,它和云门舞集其实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和联系:当年,云门的创始人林怀民正是在14岁时看到了利蒙大师的舞蹈,才从此踏上了舞蹈的“不归路”!如今,两者“不期而遇”,一场现代舞艺术的呼应与传承将在大剧院的舞台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