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届初冬,欧洲已是一片萧索。然而,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鹿特丹,处处可见大红灯笼悬挂、中国结张贴、中国乐曲飘荡的热闹景象。原来,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上海文化周的举办,给这两座欧洲名城送去了中国文化和海派艺术的丝丝温暖。
艺术魅力,因故事而生动
安特卫普布拉斯切波格剧院和鹿特丹城市剧院地处繁华市中心,是欧洲民众欣赏高雅艺术的殿堂。作为中国的传统戏曲,京剧尽管被翻译成“北京歌剧”,但这种讲述中国古老传说、有着严格表演程式的艺术样式,习惯听交响乐的老外能接受吗?上海京剧院此番在这里演出的是京剧《白蛇传》。帷幕开启,观众席黑压压一片。尽管听不懂唱词和念白,但英文字幕足以让他们了解数百年前流传于中国的爱情传说。蛇仙与凡人的感情曲折、法海和尚的挑拨作祟,有着良好艺术素养的老外全能看明白。记者身后比利时女大学生朱莉带了母亲和妹妹一起来看京剧。从未看过京剧的妹妹说:“《白蛇传》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我们全家人都看懂了。这出戏里,我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小青!”
带队的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表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艺术,要用人家听得懂、看得明白的方式,要学会讲故事。好比我们大多数人看西方经典,最能让我们记住的也就是其中的故事。这次汤沐海指挥弗兰芒歌剧院管弦乐团演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靠讲述这段充满浪漫传奇色彩的故事,才博得欧洲老牌乐团演奏员的一致惊叹,最后得以让这首脍炙人口的中国乐曲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伊丽莎白剧院奏响的。
今日中国,因时尚而具体
毋庸讳言,如今走出国门的中国节目,内容大多是反映悠久的中国传统历史的;而对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欧洲观众获得的文化信息往往零碎不全,还有不少盲点和空白点。由上海美术馆策划的《果冻时代展》,按照策展人、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的说法是:“全部41件作品出自23位80后作者之手。他们也许还不完美,但可以让人了解今日都市青年的艺术生态,了解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理念。”欧罗巴利亚中国年总监克里斯廷·德莫尔德女士观展后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已从简单运用‘中国符号’,上升到以国际视野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层面。”安特卫普当代艺术馆馆长巴特的评价是:“中国年轻艺术家对世界艺坛潮流敏锐的捕捉,结合自身的思考创作作品,为艺术界的讨论提出了新的视点。”展览开幕后,观者络绎不绝,比利时及邻国许多美术馆都表示了合作兴趣。这些作品向欧洲观众表明,中国人不但拥有丰厚的历史,也拥有开放的当今。
中外对话,因互动而交融
在鹿特丹图书馆,在布鲁塞尔拉丁区,在安特卫普祖德佩绥斯剧院,王安忆、黄蜀芹与欧洲的读者和观众面对面。对“上海与女性文学,上海女性作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特色”以及“女演员在舞台上否认自己性别却在现实中体认自己性别的困境”等话题,欧洲民众提问踊跃,话语直率。中西方文化的对话和交流,有时热闹,有时艰难,有时遇冷,但绝对有趣,而且有益。
是的,中国和欧洲,遥远但能相知,交流乃可交融。今天,我们告别了拥有古老建筑、旖旎多姿的安特卫普和港湾宽阔、风车林立的鹿特丹;明年,我们期待在喜迎世博会的上海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