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资料:三巨头聚焦“窝头会馆”--刘恒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0日20:37  新浪娱乐
资料:三巨头聚焦“窝头会馆”--刘恒

刘恒

  刘恒:《窝头会馆》编剧

  从早年间的《菊豆》《秋菊打官司》,到前几年引得万人空巷的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再到主旋律题材的《集结号》《张思德》《铁人》,刘恒的作品可以说是演一部火一部。这一次,贫嘴张大民换成了苦难的贫嘴“苑大头”,依然是小人物的悲欢离合,依然是老北京味的贫嘴逗哏,最终成就了刘恒的话剧处女作《窝头会馆》。

  孤寂之余我感到相当幸福

  张和平院长很早以前就跟我商量写一个话剧。故事和题材都是经过反复衡量的,前前后后酝酿了一整年。去年11月我躲在怀柔的山沟里开始动笔,真正写的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说实话,当时心情很孤寂。为了抓紧时间写作,我只吃早饭和晚饭,把午饭免了。吃完早饭,坐下来一写就到下午两三点了。当然,没有人逼我这样做,这是我为自身的爱好和人生必须付出的代价。说实话,孤寂之余我感到相当幸福。

  一次艺术创作就好比一场战役,要有好的司令官。张和平就是这场艺术战役的司令官。他是我的兄长,我们合作过多次,而且屡次取得成功,彼此之间有很大的默契。他对艺术的感觉和他对事件的整体控制能力是一种独特的才华,我为有张和平这样的合作者和这样的兄长感到荣幸,而且我期待着今后从他那里汲取营养,完成新的写作。

  我曾经打过比方,写电视剧是瓦匠砌砖头垒墙,写电影剧本是木匠打家具,写话剧是石匠雕塑像。总之,一个比一个细腻,一个比一个精巧,一个比一个难。我觉得今天这个戏在舞台上的呈现比我的剧本要好。我个人的微薄的力量加入了导演强大的力量,加入了演员的力量,让我眼前一亮,让我对话剧这门艺术有了更高的认识,让我以后的创作更加成熟。人艺是伟大的艺术殿堂,为它写戏是我的光荣,有这个机会向各位演员学习也是我的荣幸。

  主题就一个字:钱

  主题说白了就一个字:钱!大到朝代更迭,小到个人悲欢,没有跟这个字没关系的。我研究北平四十年代末的历史资料,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苛捐杂税,二是物价飞涨,都是跟钱密切相关的十分具体的生存困境。《窝头会馆》写了苛捐杂税和物价飞涨,写了房租和募捐,写了不义之财和偷窃的金条……都跟钱有关,也都跟社会的危机和个人的危机有关。

  这个剧本有一个限定条件,便是争取在国庆六十周年之际上演。语境的规定性,决定了选材的方向虽然狭窄了一些,但是目标却更为明确了。作为一种政治纪念,或者说作为一种民族的纪念,建国前夕的历史时刻非常值得咀嚼和剖析。在我看来,政权的更迭是因为资源分配严重失衡从而不得不重新建立平衡的过程。不论从统治者的角度,还是从被统治者的角度,一个政权在坍塌的时候都会体现出某种巨大的悲剧感。反过来说,新生的政权则无不带有信仰和理想的光辉,这体现了人类在困境中奋力前进的内在动力。毋庸讳言,这个剧本的定位就在这个地方。如果仅仅在节日里唱一曲空洞的赞歌,我们不会答应自己,我们对非真诚的表达不感兴趣。

  向人艺风格致敬

  我和张和平院长有个共识,这个剧必须在风格上与人艺的传统衔接,至少在形式上不可玩弄自己的花样儿。我曾经看过人艺的巅峰之作《茶馆》和《雷雨》,也看过后起的扛鼎之作《天下第一楼》和《小井胡同》,并看了五六部人艺话剧的碟片。我理解的人艺风格包括老北京杂陈的味道,底层人的善和小九九,市井里的幽默和适度的粗鄙等等。这种风格有强大的艺术之美,我将在《窝头会馆》中用自己的方式给予新的开拓和展示。这不仅仅是向某种风格致敬,也是向生活本身致敬,是向遥远的过去和近在眼前的现实致敬。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