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岛一村》内地首演 乡愁的种子长出笑语花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7日17:16  北京日报
《宝岛一村》演出画面 《宝岛一村》演出画面

  本报广州电(记者牛春梅) 前晚,台湾导演赖声川最新作品《宝岛一村》大陆首演,广州观众用全场起立和持续热烈的掌声、叫好声为该剧打出了最高分,三个半小时的演出时间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漫长。

  “这部戏看得我如醉如痴,时而感伤,时而欣慰;有时大笑,有时哭得抽泣;泪还没干又破涕为笑,还没笑完又哭将起来。”如果没有看过《宝岛一村》的人可能很难理解演员林青霞的这番话,以为是语无伦次的胡乱赞美。但看过之后就会明白林青霞的感受,这的确是一部笑声包裹着浓浓乡愁的性情大戏。

  《宝岛一村》取材于台湾“综艺教父”、眷村人、也是本剧编剧之一王伟忠的体验和记忆,通过讲述台湾嘉义眷村宝岛一村赵、朱、周三家几十年的生活,将台湾独特的族群文化——眷村文化做了一次细致的描画。

  眷村是指1949年随蒋介石撤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军人及家眷建盖的住宅区,原本以为只是暂时住所,但历史却让短暂的停靠变成了几十年的漂泊。那么多人远离家乡,想归却不能归,该是何等的浓重的乡愁?第一次在台湾吃年夜饭的时候,他们安慰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第一次在台湾过中秋节时,他们看着星空辨别着家的方向。撇开眷村人的特殊历史背景,乡愁是所有观众都能理解的情感,已经让人动容。当蒋介石的死讯传来,眷村人回家的最后希望也破灭了,他们明白了以前安慰他们的都是谎言,剧中人说“越是谎言,越是要大大地写在墙上”,那种绝望更是让剧场内的观众洒一把同情泪。

  漂泊是悲凉的字眼,但生活还要继续,人们将乡愁的种子深深地埋在心里,面对重重困难,他们还是坚强乐观地生活下去。《宝岛一村》没有让悲伤的情绪肆意蔓延,来渲染乡愁,而是在剧中设计了一个个喜剧情节和场面,就像是用一层甜甜的糖衣来包裹乡愁。赵家老太教台湾女人朱嫂做天津包子,彼此语言不通如鸡对鸭讲;纪怪叔叔一生讲着没人能听得懂的语言;老朱在两家屋子中间搭起自己的家,将电线杆圈在自家的屋里,还靠给别人搭电线赚钱;老赵家自己制作抽水马桶的窘境让剧场里笑声不断。台上有二十多个演员、几十个角色,却没有一个脸谱化的人物。

  导演赖声川用3个半小时在舞台上展现出眷村人的生活长卷,其中夹杂着悲欢离合、青春的甜蜜、成长的痛苦、社会的变迁、政治风云,一切都像是自然而然的生活,而非刻意为之的戏剧。赖声川说,这其实是一种刻意,他刻意去除了戏里的导演痕迹,让演员去演绎自然的生活而不是替导演发言。“抹去导演痕迹其实要花费更多的技巧,也更难做。”

  时逢金融危机,动用二十多个演员制作这样一个并非热门题材的话剧,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几乎是一个“自杀行为”。而赖声川认为,凭借他“表演工作坊”品牌的力量,至少可以不赔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该剧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仅在台北就连演45场,不仅许多眷村人来看,还让许多不知眷村的年轻人了解到了这段特殊历史。接下来该剧在大陆还要演出12场,其中2月5日至7日在保利剧院上演。赖声川和王伟忠相信这个剧将为大陆观众打开一扇大门,了解到一段他们从没有想到的历史。

(责编: 一个编辑)

分享到: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