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剧评:关于“党与人民”的宏伟政论(陈世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02日11:24  新浪娱乐

  厦门大学  陈世雄

  孟冰同志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是我国政论剧创作的新收获,我认为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具有宏大规模与雄伟气魄。在这一点上,它超过了苏联著名作家沙特罗夫的政论剧《我们必胜!》。《我们必胜!》表现了列宁去世之前最后一次来到克里姆林宫办公室,在那度过的十几分钟内思考内容,包括接班人的选择、新生苏维埃国家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同样是宏观的,高屋建瓴的,但当时的列宁自知不久人世,对斯大林的接班感到不放心,对新政权面临的困难感到忧虑,所以,全剧的基调并不是那么热烈和昂扬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一剧则不然。它的情节发生在1949年3月23日,这一天,毛泽东和党中央就要告别西柏坡,进入北京城,迎接全中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处于壮年阶段的毛泽东和以他为首的领导集体如日中天,气吞山河。在这个日子里,毛泽东思绪万千,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从法国大革命,俄国十月革命到中国革命,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思接千载,跨越东方西方,体现了伟大领袖的伟大胸怀。日理万机的毛泽东考虑了要不要接受斯大林的建议,和国民党南北分治的问题,考虑了如何加强党的统一性和纪律性的问题,而思考的重点,我以为可以用“党与人民”来加以概括。由于党即将由管辖若干解放区党转变为在全国执政的党,所以“党与人民”的主题也就是“执政党与人民”的主题。毛泽东深知,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国民党反动派,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得天下”后能否长期执政,要看能否继续得到人民的拥护。“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剧本在第一场就提出这个问题。直到最后一场,描写毛泽东在进城途中想起“李闯王的悲剧”并在想象中和蒋介石对话,谈的还是这个问题。

  蒋介石:现在毛先生就要得天下了,其地位万人之尊,你能保证不搞独裁统治,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吗?如果有人反对你,你能保证不镇压吗?如果有人提不同意见,你能保证不杀他的头吗?

  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黄炎培先生就问过我,共产党有没有“周期率”的问题呀?如果蒋先生愿意留下来,我倒是很想和你一起边喝茶边总结历史经验呀……

  的确,贯穿全剧的,正是毛泽东上下求索,总结历史经验的“意识流”,剧本是把毛泽东政论思维的意识流加以戏剧化的产物。这固然是政论剧体裁的共同特征,但《遐想》一剧展现的政论思维,其气魄之宏伟、范围之广大,却是历来的政论剧所无法比拟的。

  第二个特点,我把它称之为“满怀深情的政论”。毛泽东的思考既然以“党与人民”为主题,就必然处处以民为本,饱含着党的领袖对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剧中人邱大娘是贯穿全剧的重要角色,是“人民一母亲”的化身。她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献给了革命。毛泽东说:“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农民,你把土地给了他,他就把命给了你。邱大娘一家正是这样的典型。剧中正面表现了邱大娘送子参军的情景。村长说,他把两个儿子都送到队伍上去了,今天又把两个儿子都送到部队上去了,今天又把小儿子送走了。邱大娘的回答是:“因为咱穷苦人认定共产党了,他们让咱们老百姓当家作主,咱们就得豁上命跟他们打天下”!

  毛泽东被深深地感动了。这一天恰好将是邱大娘七十岁生日,毛泽东亲自为她祝寿,让她端坐在毛泽东办公用的靠背椅上。这样,以邱大娘为中心,毛泽东率领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围绕着她,一起给邱大娘鞠躬。此时转台缓缓地转动,音乐倾吐着海一般的深情,观众只看到毛泽东等鞠躬的背影。这是何等感人的一幕!

  顺便插一句:剧中毛泽东的那把皮交椅,有时几乎是唯一的道具,除了那把交椅,舞台上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它是党的最高领导人的座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座位是等级的象征,坐错座位便是乱了等级,乱了秩序。剧中描写李自成进京后不敢坐皇帝的宝座,只坐台阶,就体现了这一点。)但是,毛泽东的交椅不仅邱大娘坐过,部队上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坐它。有一个场面写一个战士站在这把椅子上说话,他刚下来,毛泽东就到了,另一个战士连忙用手把椅子的脚印擦掉。毛泽东对此毫不在乎。在这里,椅子获得了特殊的象征意味。它属于毛泽东,又属于人民。领袖和群众,党和人民,就是这样不分彼此,血肉相连,情深似海。毛泽东让邱大娘坐在这张交椅上,就体现了这一点。

  领袖对人民的爱感动了邱大娘。当他听到小儿子牺牲的消息时,她只是说:“儿啊,这回你死了,以后再也不会给娘来信了,娘没啥惦记着的啦,娘能睡着觉了。”邱大娘没有哭。可是,当毛泽东和党的领袖们给她鞠躬时,她却忍不住放声大哭!……

  创作政论剧,最难的是把握“理”与“情”的关系,很容易过分偏重政论而显得枯燥苍白。往往是政论精彩纷呈,震撼人心,但在审美趣味上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孟冰的《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避免了这种片面性,成功地使“理”和“情”交融在一起,一方面使“情”成为“理” 的注脚和依托,另一方面使“理”成为“情” 的必然升华。我认为,这是政论剧的最高境界。

  孟冰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和他对政论主人公毛泽东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公不开的。毛泽东不是教条主义者,不是从书斋中走出来的理论家,而是一个有着诗人气质、浪漫情怀的革命家,一个“泪飞顿作倾盆雨”的悲剧主人公。他的妻子,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被国民党反动派所杀害。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泥腿子”他对人民群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这就决定了他的政论是有血有肉、满怀深情的政论,是诗化的政论,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风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政论。

  第三个特点,是为当下中国提供了重要启示。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城,迄今已六十年整。六十年后的今天,毛泽东所思考的问题,我们解决得为何呢?我相信,看过《遐想》一剧的每一个观众都会强烈地意识到,毛泽东六十年前提出的“党与人民”的问题,仍然是当今最尖锐的重大课题。而且,由于社会的急剧转型,这一课题的解决带有极大的难度。正因为这个缘故,孟冰在他的另一部新作《大过年》中才会让剧中的一号人物,87岁的老将军何光明向他的儿女们发问:究竟用什么办法才能解决当今严重的社会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何光明不可能不知道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诸如在全党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等,但是,仍然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他脑际盘旋。他时而提出要和那些“假共产党”进行斗争,时而感叹自己“管不了别人”,只能“管自己”,尽可能出污泥而不染。把《大过年》和《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加以对照,我们不难发现,两出戏仿佛姐妹篇,孟冰同志实际上是以《遐想》作为对《大过年》中所提问题的一种回答。归根到底,还是“党与人民”的关系问题。当年,毛泽东把告别西柏坡进入北平称为“进京赶考”,这场考试并没有结束,它还在延续,只不过形势变了,题型也变了。因此,倘若坐在“交椅”上的执政者脱离人民,甚至欺压人民,鱼肉百姓,那么,毛泽东所担心的“李闯王的悲剧”就可能重演。《遐想》中的蒋介石在和毛泽东对话时哀叹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是“勾心斗角”内部腐败,”同时引用了一句朱元璋的话——‘我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可见,不论共产党,国民党还是历代帝王,都意识到腐败是导致亡党亡国的顽症,非下猛药不可。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遐想》一剧以恢宏的政论重演毛泽东的教导,让全体党员,全国人民再次听到伟大领袖从西柏坡敲响的警钟,确实是非常适时的。

  第四个特点,是勇于探寻政论剧的新形式。政论剧是正世纪兴起于欧洲的新型戏剧体裁,苏、德等国的戏剧家在政论剧形式上有许多创造,积累了丰富经验。政论剧往住以领袖人物为政论主人公,安排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同台,设置众多群众角色,场次较多,时空灵活转换,综合运用电影、音乐、诗歌、舞蹈等多种艺术风各,积极采用现代的灯光技术,多媒体技术。《遐想》一剧既充分吸收了这些经验,又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形式。例如:第二场,毛泽东在他的意识流中先后和栗裕、陈庚、林彪、罗荣恒、刘亚楼等人对话,采取的就是中国特有的“请客喝茶”的形式,几位将军分别在不同战场指挥作战,此时此刻绝不可能来到西柏坡,毛泽东都在想象中请他们喝茶,并加他们谈论怎样加强纪律性、克服地方主义,游击主义的问题。最后,各野战军的将领,包括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彭德怀、聂荣溱等人一起汇合在毛泽东的想象空间,由毛泽东指挥,高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雄壮的歌声中结束这场戏。这一构思相当巧妙,又如:李自成进入毛泽东的想像空间时,采用了戏曲的装扮和表演程式,加上锣鼓伴奏,极富民族特色。再如:导演在舞台深处安排一名身穿仪仗队制服的女鼓手,不时以清脆的鼓声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活动,当毛泽东指挥大合唱时,她突然来到台前伴奏,堪称神来之笔。

  政论剧是一种难以驾驭的体裁,它要求创作者具备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气势如虹的政论思维能力,同时又有广博的历史知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当今的中国正处于政策开放的新阶段,多种矛盾错综复杂,需要我们严肃对待、深入思考、认真解决。在这种形势下,政论剧大有用武之地,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的政论剧出现。

  2009年6月16日于北京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