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明
孟冰是一位长于表现军国大事、社稷苍生的的剧作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红白喜事》到《绿荫里的红塑料桶》、《老兵骆驼》、《桃花谣》、《突围》、《黄土谣》、《圣地之光》等,无不如是。不过没有想到在前不久刚看过表现毛泽东同志1947年坚守在延安的《圣地之光》,又创作了一出风格卓异的优秀话剧《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以下简称《遐想》)。剧中摘取毛泽东同志1948年夏到1949年2月在西柏坡的几个工作片断与其相关的联翩思绪交织而成一幅散文诗风格的戏剧景观。
诗无达诂,文无定式。自上世纪尤其是苏联十月革命以来,出现了一批以革命领袖为题材的戏剧,如“列宁三部曲”等,因其直接大张旗鼓地宣传革命主张、宣传革命理论而与传统现实主义“倾向应当不要特别的说出,而要让它自己从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恩格斯)的主张相悖,而被冠以“政论剧”的另一类样式。大体说来,孟冰创作的《突围》、《圣地之花》与《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应属此类。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类戏剧尤其是再现领袖人物的政论剧比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是更难把握的。首先要相当严格地尊重历史事实,否则便难以立足。同时又要进行适度的艺术加工,使之成戏,否则难吸引观众。观众到剧场不是要听政治报告或艺术讲座,而是要欣赏艺术,政治与学术是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自然渗入其中的。
《遐想》的可贵之处,不仅对剧中所选取的几个事件都进行了认真的考据,可谓事事有出处。而且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令观者伴随着情节的推进,或欣慰,或动容,寂然地为其深遂的思辩力和勃发的感召力所引领。究其所得,其要有四:
其一,注重展现领袖的人格魅力。人物性格是一切文艺创作的核心。领袖和英雄人物的性格是卓异和定型的,勿需作家去刻意塑造,但要尽力去展现。《遐想》大幕一拉开,毛泽东同志立在高坡上久久地凝视着滚滚的黄河,然后慢慢地坐在山梁上,“自报家门”,抒发革命的雄心壮志,立时就将一个伟岸、豪迈、坚定而又洋溢着浓烈诗人气质的伟人形象矗立在观众面前。剧中对林彪错误的严厉批评,对斯大林来信的愤怒等,展现了毛泽东刚毅、果断、原则问题决不妥协的性格核心;而与蒋介石、郭沫若、费孝通、黄炎培、李自成等的对话,展现了毛泽东的睿智、博学与胸襟;他被粟裕“摸老虎尼股”、给警卫员小李介绍对象等,展出了他的幽默和平易近人。为邱大娘祝寿等表现了他对人民和革命母亲的深情厚意。而全剧采用生活原点与思绪联翩相辉映的艺术构思也应是基于毛泽东诗人气质所缘起的。
其二,恰切地展示领袖深遂的内在情感。主要场面是由毛泽东与毛岸英的对话中引出与杨开慧的浓烈亲情。这段情感戏安排得颇巧妙,先是由厨师老张引他的同乡第四野战军的一位排长见毛主席时说到北京城的繁华,引起毛泽东关于进城后当心糖衣炮弹袭击的思索,继而出现警卫员小李的恋爱、毛岸英的婚姻问题,毛岸英抱怨毛泽东不关心他的生活,因为妈妈不在了,于是引出毛泽东对扬开慧的缅怀,对他的弟弟、妹妹和无数革命先烈的崇敬,进而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敲响了在糖弹面前打败仗的警钟。这场戏如风起萍末,由微渐著,似奔突于地底之岩浆,澎湃于峡谷中之激流,深沉而浓烈,舒倦而凝重,感人肺腑,推人振奋。
其三,历史与现实的巧妙照映。处于决战前夕的毛泽东,可谓思接千载,日理万机。剧作所选取的第一个情节即毛泽东遐想的第一件事却是吃饭问题:以前是井岗山、延安的人民请我老毛吃红米饭南瓜汤和小米饭,今天是西柏坡人民请我老毛吃白面馍,那么等全国解放了就该我老毛请人民吃饭了,请人民吃饱肚子是一个天大的问题。由此自然引出土地改革问题,关心人民生活问题,进而升华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民是上帝”的哲理。而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让老百姓当家作主,就必须统筹全局、步调一致,解放全中国。而解放全中国还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就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此,关于解放东北战略对林彪的批评,关于“南北分治”与斯大林的分歧,关于七届二中全会确立的建国方略,由此引伸出“进京赶考”,李自成的历史教训,郭沫若、费孝通、黄炎培等的执政理念(尽管精炼与诗化尚有欠缺)等,自然流畅,顺理成章。虽不像通常的一线贯通、高潮迭起,却能将若干独立分散的事件交织成一个有机的艺术肢体。而关于执政为民、关于廉政建设、关于保持国家的完整统一正是我国当前的时代课题。由此足见作家的匠心,这也正是毛泽东主席遐想的题旨。
其四,多元一体的舞台呈现。首先要说表演。魏积安在《圣地之花》中就有不俗的表现,他饰演的毛泽东没有模仿前人,而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呈现他心目中的毛泽东,纯朴自然,不做作。念白普通话加适当的湖南腔调和毛泽东特有语气,分寸把握的比较好,这次在《遐想》一剧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娴熟了。又因剧情和人物情感状态的差异亦没有重复自己。其他演员也很努力,因系群戏,其他人物没有充分的篇幅展现自己,但皆大体能完成角色所赋的任务,具有一定的性格特色。在导演的统筹下,场面的布局、节奏的把握、转台的运用、多媒体艺术功能的发挥均能较好地衬托了人物心态的外化和戏剧情境的营造。
当前,能与现实如此妥贴映照、以革命领袖为中心的政论剧,在戏剧舞台上十分鲜见,弥足珍贵。
二OO九年六月于思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