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武夷山讯(特派记者/郑照魁)筹备已久的张艺谋新作《印象·大红袍》昨晚在武夷山大王峰上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铁三角同台亮相。他们回应网上论坛的批评文章,否认“印象”系列劳民伤财。
“印象”劳民伤财?“大规模投资带来高效益”
今年初,在湖南红网论坛出现了一则题为《张艺谋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文,发帖人自称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因寻求发展临湘旅游事业的“秘籍”,观看了全国各地数场“超大规模投资、表现手法老套、一哄而上的印象派山水实景演出”,认为“‘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并详细阐述了几点理由,还提出了景区建设应因地制宜等合理建议。
对于这一指责,作为张艺谋“印象系列”的合伙人和直接筹备者,王潮歌和樊跃两位导演前晚很愤怒地给予了回应。王潮歌用数据来反驳所谓的“大规模投资带不来高效益”,将所有的印象系列的投入产出一一列出:“《印象·刘三姐》去年演出497场,买票人数130多万,每张票都在200元左右,2003年时的投资7000多万元,按照这个比率,好几年前成本就回来了。更何况,这个项目还产生了很多边际效应,那个地方现在有近10万人靠《印象·刘三姐》创造的就业机会在生活。《印象·丽江》去年演了927场,最忙的时候一天要演4场,票价最低190元,同样每场都是爆满。哪怕算上他们预计开设的餐厅和停车场的成本,这个项目也早已开始赚钱了,我们两个‘印钞导演’的称号不是白叫的。甚至这次的《印象·大红袍》,我们还没开始演出,今年全年的预售票已经卖完了。”
张艺谋只是噱头?“关键环节他发挥了作用”
之前有报道称,“印象”系列本来就是王潮歌和樊跃的作品,但张艺谋认为有利可图,所以就要求加入其中,利用自己的名气为其进行宣传,但实际上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王潮歌和樊跃单独完成。
对于这一传言,王潮歌和樊跃昨日同样给予了反驳。王潮歌表示,张艺谋因为比较忙,所以的确不是三人团队中在一线指挥的那个人。但在整个创意的形成、中间技术环节的攻坚、最后效果的产生等几大关键环节方面,张艺谋都有着自己的作用。“我们一般都是开会,每个艺术家其实都有创作的迷茫期。而张艺谋的作用就是在我们俩处于迷茫状态时,通过相互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让我们突然开窍,产生灵感。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很可能会无限期地合作下去。”而张艺谋则“奸笑”着说,其实这三个人里,他也就敢欺负王潮歌,“别看她是女强人的样子,但她有什么话都对我们说。所以我们的创意性思维,方法就是拍她两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