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以为先锋戏剧是晦涩难懂的,其之于戏剧,相当于艺术电影之于电影,以为自己看着看着都会打起鼾来,只偶尔被旁边离场的观众弄醒。
今天看的《一》剧,故事简单易懂,节奏缓急错落有致,表演有感染力,形式富有想象力,娱乐性强,甚至还有点教育意义。致使我睡眠未遂,本来攒着预计给下周听课用的注意力也全在这两小时里集中耗尽,着实一场话剧引发了悲剧。
其实这个剧的故事极其简单:一个无政府主义者被警察们打死后,为了摆脱干系,警察们找来一名精神病患者,让他重新编造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意外死亡的情景。
一个这样短小精悍的故事,却能演绎出一场将近2小时的话剧,是否有生拉硬拽,打肿脸冲胖子之嫌呢?
在我看来,两小时的话剧在无限的想像力循环中上演一幕又一幕可能性,每一幕又都风格迥异,否定-重来-再否定-再重来,这重来并不是机械的重复,就像好莱坞的类型片一样,虽然都是爱情片,但你能说看完一部就不想再看另一部了么?这种既换汤又换料的形式上的重复,却也将观众引入话剧的母题——机构和人的关系中去。
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部话剧激活了人们的公民意识,不能让机构凌驾于人民之上,它是工具,不是枷锁。我们要平等、要民主,就是要限制那些机构中权利更大的人,使我们真正的为自己去活,而不是被割了肉卖掉,还帮他们点钱。
再说说节奏,话剧本身的节奏是很紧凑的,而在每一幕话剧之间,都嵌着一点点解说,这解说与剧情若即若离,讲的大多是剧本原作者DARIO FO的生平和思考,这样的安排也让我可以稍微静下来,舒缓一下神经,感官享受的同时也有点理性思考,以至于随后的精彩里没有审美疲劳。毕竟,高潮需要一波一波来,再强悍的观众也有不应期。
表演我不多说,看到男主角浑身的汗水就知道他们有多投入了,很有带入感。
段子很多而且很搞笑,被调侃的一群人里竟然也包括先锋戏剧导演,看的出来,孟京辉还是很自信的,不然也不会如此大胆又一针见血的自嘲。许多形式和手法也许讲出来并没什么,在剧院里看了才会啧啧惊叹导演的想象力。
关于教育意义,导演真是用心良苦,从开头到结尾一直在诉说着什么。信息量虽大但好在指向性统一,至少看完后我有了隐约的、能讲清楚的感觉。我对此的看法可以用张艺谋以前讲过的一段话来回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人性中一个主要的缺点,就是人性庸俗化,它常常会被诱发。所以毛泽东说的是对的,我们文学艺术作品要对人民有教育作用。但很多商业片在大谈娱乐的同时,已经放弃了教育功能,无意识的刺激和放大了人性中的庸俗面。如果我们每年有三、五部好的精品,观众喜闻乐见,又有较高品味,这多好啊。慢慢的,观众品味就会转过来,整个民族电影的个性就出来了。
这个说法不仅适用于电影,我觉得对于所有文艺作品都是通用的,我认为是这样!
以上部分就是看剧的感受和优点。
缺点也是有的,首先最明显的一个地方就是那位女警察的部分,不明白为什么导演会插她进来,难道是觉得男女演员比例极度不平衡想给大家上盘小菜么?因为看起来这个角色非常多余也并不招人喜欢,她离场时我比较纳闷,这么就完了?她是干嘛来的?胡闹了一圈就下去了?打酱油的?我觉得这个地方有待完善。
还有些桥段,比如开火车那段,走的稍稍有点远,当热闹来看是可以的,确实热闹又搞笑,但是就话剧整体来说,让观众产生了抽离感,至少让我产生了些不知所云的感觉,可能有的观众会被这一段推离话剧本身,产生诸如“这一段是专门来搞笑的”之类的想法,搞笑和适当的抽离是可以的,这个是后现代无厘头经常干的事情,但是要注意控制好。
结尾部分淡了点,看完并没有太大满足感,是导演故意弱化了呢,还是剧本本来就这样。但是中间的精彩足以让人记住这部很不错的话剧。我记得我们心里学概论老师讲到过这样一个实验结果:人的记忆对事件的开始和结束时的情感记忆最为深刻。所以开头和结尾是我们该好好利用的地方。
我的推荐理由是:这是一部好懂又好玩的先锋剧,甚至还能受点教育!
北京大学倪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