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丁晓君《佘赛花》进北大 掀青春戏曲热潮(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8日10:37  新浪娱乐
丁晓君《佘赛花》进北大掀青春戏曲热潮(图)

北大京昆社成员和《佘赛花》剧组合影

丁晓君《佘赛花》进北大掀青春戏曲热潮(图)

青京赛金奖演员谈元为北大学子现场演绎

丁晓君《佘赛花》进北大掀青春戏曲热潮(图)

丁晓君《佘赛花》剧照 刘逸/摄

  新浪娱乐讯 4月25日下午,应北京大学京昆社的邀请,京剧《佘赛花》剧组的主演丁晓君、谈元和优秀青年演员张兵走进燕园,同师生们进行交流与联欢。

  北京大学有着良好戏曲文化氛围,尤其是北大京昆社这个声名远播的学生社团,他们“为民族艺术的璀璨而倾倒,为民族戏曲的瑰伟而自豪。带着这份痴迷与骄傲,从1991年一直走到今天,并且不断地在成长。”当京昆社社员了解到丁晓君即将上演京剧《佘赛花》的情况后,他们通过朋友邀请丁晓君到北大作客,希望能一睹风采。丁晓君也十分喜欢北大优雅的艺术氛围,欣然前往。

  丁晓君的恩师杜近芳在知道这一情况后,非常高兴,回想起自己当年与年轻学子同唱的欢乐场面,叮嘱丁晓君一定要藉此良机,将戏曲艺术的魅力留在北大燕园。

  未名湖畔的戏痴

  “虽然作为专业演员,但是我们从票友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还有很多,比如对戏曲的痴迷,对细节的一丝不苟等等。这次来北大京昆社交流我受益匪浅。”还带着演出兴奋劲儿的丁晓君对笔者说。就在一个小时前,面对台下充满好奇的面孔,晓君还略有些紧张。但在和京昆社的一名同学合演《武家坡》之后,一生一旦间的诙谐耍闹让大家都忍俊不禁,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丁晓君还和搭档张兵表演了《佘赛花》中“相马”一节。俏皮优美的对白,刻画出青年佘赛花与杨继业的炽热而含蓄的爱情。“我印象中的佘太君一直是个老太太,看完这个片段,才知道她也曾那样年轻,那样追求爱情。”台下的京昆社社员如是说。

  博雅塔下的丁晓君

  成立于1991年的北大京昆社是以学习了解京昆艺术为主、兼及地方戏曲、民间曲艺的大学生文化艺术社团。京昆社邀请京剧界名家也是由来已久的传统,如张君秋、袁世海、李万春等著名演员都曾受邀为北大京昆社指导。老一辈京剧表演艺术家对高校中的京昆爱好者都非常重视,认为他们是京剧艺术未来的中坚力量之一,因此总是倾囊而授。京昆社的同学则是愈加勤勉,故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的机制。

  近年来,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大学生与戏曲的联系越来越少。其实很多同学表示还是希望与传统艺术进行接触的,但是大家平常走进剧场去看戏的机会少之又少,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这种情况,一些有先见的戏曲人将戏送进高校,在校园中普及戏曲文化,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存亡绪微,功莫大焉。丁晓君也正是在这个氛围下走进北大,送戏到高校的。

  北大——让我如鱼得水

  北大一直拥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戏曲氛围,当初青春版《牡丹亭》在北大百年讲堂的火爆历历在目。而在有优渥基础的北大京昆社表演更是让丁晓君感到如鱼得水。“因为大家都很专业,我能看出来,他们是真心热爱这份艺术,和我们演员不相上下。”

  现场的北大学子都对京剧《佘赛花》表现出浓厚热情,与主创人员就多个问题展开讨论,而制作方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更是承诺,凡由他们承办的戏曲演出,都会推出低价位的学生票,并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生社团再给出可观折扣,希望大家能走进剧场,感受京剧魅力,以此来支持戏曲艺术在大学生中间的传播与推广。同学们还对京剧传播,文化传统等问题进行了自由讨论,久久不愿散去,提出的中肯意见令主创团队十分感动。(小超/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