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表演值得称道,但观剧感受并不好。”我看到团里有人这么说。但是我挺喜欢这部戏的,这或者是因为我内心真的很强大。当年甜甜排了一部很先锋的话剧,我那个时候是跟班的,拍完那部戏后,我再未被任何以“试验”打头的东西所吓倒。
因为读过了太多的书,看了太多的电影,当然话剧也没有少看,所以别打算靠剧情之类的吸引我,那样我还不如去看书。我想看到的就是新颖而恰当的表现形式,以及表演本身,当然传达的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斯德哥尔摩冒险家》本身还是要远远超过了我的心理预期。
第一次去人艺试验剧场,看到试验二字,你总是会在已经准备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基础上,再不由自主地强化一下。
舞台中央有一个很精致的迷你小屋,里面坐着一个穿着很Cosplay衣服的演员。随着剧情的发展,知道了她就是小拉,那个从小被人绑架,囚禁了8年的女孩。她自始自终都坐在那里,除了怪叫一声外,没有一句台词,像个静物一样,坐在那里看别人表演自己。
舞台上灯光开始亮了起来,好戏开场了:小屋中的电视开始播放着小拉被绑架的新闻,刚开始是一个声音在播放,一会又加入了一个,一个一个又一个,以至于整个剧场都被这种嘈杂的声音所充斥,这种填充一切的声音甚至不容许你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这样,想干什么?
每一种声音都用坚定的、不由分说的语气描述着事情的结论:小拉在逃出八年的囚禁生涯后,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换句话说也就是她爱上了绑架他的人。戏的开头就把矛头对准了大众传媒,演出过程中也同样,主演陈明昊一直不停地在问“媒体怎么看这件事情?
在大众传媒的疲劳轰炸之下,角角落落的人们都知道了小拉。虽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小拉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更重要,但是谁让你没有发言权呢,所以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在大众传媒统制了我们的视野时,我们只能看到想要被看到的东西,这点非常可怕。我老公就在“网络中的中央台”—新浪工作,每天会说到那些无法见到天日的新闻和跟帖,我觉得真可悲。在那些网络监管者的眼中,像我这样的人肯定被定义为“愤青”、或者永远“不明真相”的
弱智儿。
我是什么人难道我自己不知道吗?还要被你命名,被你定义!
整出戏是用一个电视台的心理访谈节目来贯穿的,主持人是一个“久医成病”的心理学家,嘉宾就是小拉,由于事先被定义为心理失常,为了控场,主持人还有两个助手,他们挥舞着小旗,指挥着观众什么时候应该鼓掌?什么时候应该期待?当然他们还必须会使用催眠术,一旦小拉的叙述不符合媒体的意淫时,就马上对她进行催眠处理。
当然戏剧并没有这么顺利地进行下去,剧中的小拉并不是由一个固定的演员来扮演的,戏中的各个角色不停地错位。那个充满了象征和寓意的小屋里坐着一个小拉,麦芒,主持人以及主持人的助手,都先后客串了小拉的角色。小拉是个符号,是顶粉红色的假发,谁戴上了那顶假发,谁就是被言说的小拉,但是真实的小拉一直都在小屋里,从未因为被言说而改变过。
整个演出的过程是极为辛苦的,主创明昊在舞台上用语言血淋淋地宰了一只鸭子,还吞下了一个纸团。我总是为这些充满了试验精神的演员和导演而感动,把一个故事完整地从头到尾地演绎有什么意思呢?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前提之一就是除了绑匪的单一看法之外,人质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这多么像现在的大众传媒之于受众呀,铺天盖地的重复观点不分时间不分场合地灌输给你,绑架着你,慢慢地你就认同了这个媒体。
小拉是一个被囚禁了八年的人质,但是她还是逃出来了,但是出来又怎么样呢?媒体的聚光灯是一个更大的囚笼。她处境的改变仅仅在于从一个有形的囚笼到无形的囚笼,而媒体就是打造这个囚笼的新主人。
如果说在罪犯的眼中八年之于小拉还是一段活生生的存在的话,那么在媒体的话语中八年就是个虚无。抹杀一个人生命中的八年是一件太神奇的事情了,而媒体轻而易举就做到了,似乎除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八年中小拉什么都没有经历。
认定一个人有心理疾病的依据到底应该是什么呢?不合乎常理就是病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都有病了,因为我们可能不太喜欢说话,可能不太努力,可能不太阳光,可能不太……天哪,大家都去学医吧,这么多的病人,我们永远不用发愁找工作以及失业了。
评分:90
陌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