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冒险家》荒诞的戏剧真实的心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8日00:10  新浪娱乐

  文/任  冰

  《斯德哥尔摩冒险家》这部戏在事前的宣传上可谓下足了功夫。制作分发的宣传海报是我所见过最大的,展开后有一种看地图的感觉。不过这戏委实荒诞,虽然剧中借主持人之口解释了何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但在海量荒诞无比的台词和表演汹涌而来的时候,观众还是很容易感到不知所云的。(意识流的作品原本就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更何况是心理疾病患者内心活动的舞台展现?)于是,宣传海报对故事原型的报道及心理学分析,对于我们理解这部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一心理学名词,长了不少知识。我不禁想起09年春天看过的一部非常精彩的话剧——《你好,打劫!》。记得我当时的剧评主要是从社会性和人文性来解读该剧的。现在了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后,忽然觉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阐释该剧也是大有可书的。可见,对于话剧、戏剧、文学乃至一切艺术作品的解读与阐释,其实无一不受到我们自身知识储备以及艺术素养的影响。在那部戏中,由于坐在第一排与演员感同身受,我不禁觉得那俩劫匪“不太冷”,甚至对他们心生同情与好感,觉得是社会的黑暗逼得他们这样做的,“受害者”并非被劫匪所劫,而是被这个社会所劫。可以说在潜意识里,坐在观众席上的我已经初显“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之症状,该症对于彼时的我来说尚属知识盲点,因而没有意识到罢了。(抑或导演也是如此?呵呵!)所以今天,我特别要在这里感谢《斯德哥尔摩冒险家》的剧组,让我们能够在重新解读戏剧的同时,也得以重新认识了我们自身。

  在我看过所有的广告植入中,这部戏是做得最巧妙而不令人反感的。女演员无声地、慢慢地、带有一分执着地吃着蛋糕,彼时我还以为这块蛋糕和剧中反复唱到的一日三餐顿顿都吃的“荷包蛋”一样,只不过是一种荒诞的舞台表演手法,或者表现了“被害者”莱拉对长达八年单调无比的囚禁生活的依赖甚至enjoy的心理状态。散场后看到剧场门口摆放的黑方蛋糕海报,恍然大悟。不由赞叹这部戏的植入手法较之《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你以为你是真果粒呀?”巧妙太多了!(PS:这里并没有贬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意思,该剧是我的大爱!)

  当女演员吞下最后一口蛋糕后,顺手把手上的奶油抹在了坐在第一排的一位负责多媒体的工作人员脸上,该男不大识逗,当场翻脸,剧场气氛顿时凝固了下来。这时,只见场上正在表演的男1号沉着地走过来,伸出手接过该男擦过脸的纸巾,团成团,竟然塞进了嘴里(就像真正的地下党员那样!)!那一刹那,我感动得无法言说,只能鼓起掌来。令我感动的不是他化解僵持的局面,使表演得以继续进行的机智和巧妙,而是他这颗为了观众、为了戏剧甘愿付出的谦卑之心。正是有了这颗心,才称得上“德艺双馨”,才能成为一个超越明星大腕的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本剧评分:80分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