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这部话剧的题目,冒险家,导演在选择这个主题的时候就在冒险,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个并不为大众所熟知的精神心理疾病,想要通过话剧的形式,来表现这样一个非正常心理状况,我觉得是困难的,看完这部话剧,引发了一些思考。
病态心理的表现之惑
首先我得肯定这部话剧的先锋探索意义,在时下的话剧中,充斥的不过是加长版的小品,浓缩版的琼瑶戏,深入探究人类非正常心理状况,或者说以个人的病态来反映社会的病态,这是值得尊敬的,但是这样的话剧该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这部话剧中,观众不知所云的情节,癫狂、歇斯底里的闹腾,这就能来探索,来表现吗?《一个无政府主义的意外死亡》、《疯人院飞了》两部话剧,都涉及精神病人,表现形式却有所差异,相比下,无政府更张狂,富有张力,更深刻,疯人院更平缓,富有情绪,更娱乐,在我看来,真正可怕的病态不是因为癫狂或者情绪猛烈,更可怕的是这种病态以常态存活着,看上去是正常的合乎常理的。在看过一次又一次的癫狂表演过后,我希望能看到不同的表现形式,其实,精神病人也好,心理疾病也好,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们不过是活在自己所臆想的世界里,只是他们认为或者遵从的那段道德规范、价值体系,与我们现实生活所不一样,在他们世界里,自己才是正常人,我们才是疯子。探究个人的病变、社会的病态,是否能够再深刻,再丰富一些,我不希望,每次都是一个癫狂的富有肢体语言的张牙舞爪的人来诠释,也些精神病人比我们正常人更平静,内心的世界,才是最真实的世界。想起了电影《禁闭岛》,这种虚实恍惚,真假难辨的表现手法,话剧中能否借鉴呢?
先锋探索的形神之辩
在这部话剧中,主演陈明昊表现得到大家一致认可,的确,将一个不知所措的、自我角色认知模糊的,自我幻想强烈的所谓冒险家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肢体语言表达上,形神兼具,而吃餐巾纸、被水浇也让观众为之叫好,感慨其辛苦,可是全剧看完,我有一种很压抑的情绪闷在心中,不吐不快。
这部话剧是先锋的、实验的、探索的,可这部话剧给我的感觉是,先锋变为演员自我糟践,实验不过是加上恶俗,探索实为疯狂,的确,想为话剧注入新的血液是困难的,所有的探索无论成功失败都应该去鼓励的,可是这部话剧中,口水满天飞,恶心的吃餐巾纸,大号的胸罩和丁字裤,似乎先锋都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越超越底线的行为越先锋,这种探索实验还有没有继续进行的意义,有必要思考一下。先锋实验话剧应该是充满理想主义、批评主义、独立主义的,是自由、热血、激情的,绝不是形式上的先锋就能满足的,与其在这些上面下功夫,不如更深度的挖掘话剧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与其追求“形”,不如追求“神”,不然先锋成为了壳,内在不过是行为主义。
个人社会的绑架之问
这部话剧中,陈明昊饰演了一个推销灌装氧气充满幻想的冒险家麦芒,在一期心理节目中,他被认定为营救被绑架女孩小拉的英雄,于是和小拉为了一个荷包蛋开始冒险,用来表现在这个病态的社会中,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染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正如麦芒对小拉说的;“究竟是你绑架了我,还是我绑架了你”,这个病态的社会上,充斥了畸形的东西,沦丧了太多传统,我们个人在这个社会中,是不是也是在被绑架,大众媒介为我们提供丰富了资讯,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虚假的世界,而我们正是靠着认知这个世界,阅读其中的信息而活着,我们是不是又在被大众媒介所绑架,我们一边讨厌大众媒介的低俗泛滥、文化缺位,一边却在网络上流连忘返,我们被绑架,却没有选择去逃脱,哪怕最简单的反抗,我们像看客一样,热闹的关注这各个热点新闻,了解这犀利哥、凤姐、著姐,我们听随着大众媒介对他们的评价和定性,在众声喧哗背后,是大众媒介绑架了我们,抑或我们又在绑架著姐他们?那社会对人的绑架呢,就好比漂在北京的房奴,一边埋怨高昂的房价,一边甘心做着房奴,这是不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我们会抱怨于社会的不公正、道德集体的滑坡、物欲横流,我们却没有愤怒,更没有反抗,我们依旧朝酒晚舞,天下太平,盛世安康,我们对这个社会选择了妥协和漠不关心。
这部话剧海报上有一句话:“人是可以被驯服的”,忽然明白,原来我们已经被这个病态的社会驯服了。
优点:演员表现力强,为了本剧牺牲很多。小剧场现场感觉好,大爱人艺实验剧场。主题探讨深刻,直面人性,是一部不媚俗、值得思考的话剧。
缺点:有些表现手法太过,由于重在探索导致部分情节比较晦涩。
评分:80分。
阮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