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形体表演、话剧、职场、男人
身处职场谁能脱去这件《外套》?
Get the coat,get the girl,change the world…
《外套》用舞台行动扑捉到了职场男人们的心理。追求成功是这些男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而一件漂亮的“外套”只是男人们用来证明自己价值、提升自我信心的最佳象征,剧中人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外套,哪怕是在爱情面前,主人公也不愿意把它脱去。
阿米特•拉哈弗的巅峰之作…,使人难以自禁却极富形体剧特征,环环相扣,扣人心弦。
——《泰晤士报》
办公室政治很少被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有冲击力的演出缔造出了一系列精彩场景,精彩刺激数不胜数,不容错过。
——《伦敦免费日报》
非常卓越,绕梁不觉…一部扣人心弦,险恶的超现实主义噩梦作品。
——《星期日泰晤士报》
如果你想从这部《外套》里获取更多有关果戈里原著故事情节,可能会大失所望。但是如果能够持一种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时代感极强的《外套》,也许会发现对于故事情节的期待,有时会影响你认识这部作品在其他方面所散发出来的巨大光芒。
英国壁虎剧团带来的《外套》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话剧”,它放弃了太多有关一部“话剧”的合理性,相反却高度发展了戏剧观赏的审美视野,建立了一种用情感替代说理的新途径。这个《外套》似乎竭力的在避免舞台智慧与剧情之间的发生冲突,为此,舞台上的七个演员在全场演出过程中,使用了多种语言,有的是我们能够听的懂的,有的根本就是胡编乱造,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观众关注《外套》的舞台行动,因为那才是这部戏剧的精髓。
《外套》把果戈里的故事放在了当代,讲述了一个办公室里小人物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努力工作但却始终生活拮据的年轻人,他喜欢一个女同事,却因为大家总是耻笑他没有一件像样的外套,影响了他向女孩开口的信心。最后,他终于获得一件新外套,终于赢得了女孩的芳心,获得了众人的尊重,却发现那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在现实面前,他郁郁而终。故事里面有太多现实的影子,虽然都是浮光掠影式的轻描淡写,但却深刻的展示着都市职场中小人物的心理活动,为观众还原出来一个当代职场政治与恋情的超现实风貌。
《外套》用舞台行动扑捉到了职场男人们的心理。追求成功是这些男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而一件漂亮的“外套”只是男人们用来证明自己价值、提升自我信心的最佳象征,剧中人都有一件属于自己的外套,哪怕是在爱情面前,主人公也不愿意把它脱去。只有主人公在自己的“蜗居”之内,在梦醒时刻,才敢于勇敢的揭掉这层伪装。这件外套承载着每一个身处职场者经济上的窘迫、情感上的寂寞、工作上的压力、同事间的相互排挤等等。外套的别样寓意可谓入木三分。
形式感是这件《外套》最值得令人称道的地方。七个演员八种语言,每个办公室里的人物都有一套自己的生存法则,语言在整部作品当中完全起不到什么作用,更多的是肢体、意象、煽情的音乐、夸张的动作,所有的这些表现都弥补了一部戏剧作品语言上的先天不足,也恰恰因为此,这样的形体表现方式才让更多的灵感一次次闪现,比如剧中各种特技的使用,音乐、灯光和形体的配合,各种人物、道具在舞台之上的流畅转换,让人看到了其中无穷的想象力和创意。
做为爱丁堡艺术节中一部出色的戏剧作品,国家大剧院挑选出来的这个《外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当代西方非主流戏剧作品的典范。原因在于其形式上完全背离了剧情完整的传统戏剧结构,弱化了故事本身,更多的使用形体和其他技术手段来丰富舞台呈现。但或许很多人都曾受到英国戏剧大师彼得·布鲁克有关“空的空间”的理论影响,在这部《外套》中,各种空间的巧妙利用以及蒙古族的“呼麦”、吉普赛音乐等声音内容的使用,都极大的扩展了这部戏剧的张力,而形式感的加强无疑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
果戈里已经离开这个时代很远很远了,但他作品中的精神却永存。他的《外套》在戏中,仅仅只是一个轮廓式的影子,远远的挂在那里,但已经让人敬而生畏了。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自信,总有一天会让我们都背上这件沉重的“外套”,更可怕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职场。感谢《外套》的到来,让我们重新认识经典的力量,感谢《外套》,让我们重新建起起对于戏剧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