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第二届世界著名歌剧院院长论坛在北京开幕。此次论坛仍然秉承上届论坛国际化、高规格的特点,共有来自欧亚的10家外国歌剧院以及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总政歌剧团、上海歌剧院、香港歌剧院6家剧院参加。今年“国际大剧院歌剧节”主打跨国强强联手的制作方式,已经上演的《卡门》和《茶花女》两部作品迅速成为文化圈高度关注的热点,“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歌剧联合制作”也随之成为本届峰会最为热门的讨论话题。
案例 《魔笛》非常成功
去年,香港歌剧院与国家大剧院以及挪威国家歌剧院联合制作了歌剧《魔笛》,在香港大获成功,院长莫华伦甚至希望每一部歌剧都能够进行联合制作,“无论是从艺术的角度,还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回报,比如说《魔笛》,我们在经济上大获成功,一分钱都没有赔。如果没有合作伙伴我们做不了《魔笛》的,如果不是联合制作的话,我们要花100万美元,对于我们来说资金太多了。”
教训 有时反而浪费
挪威奥斯陆国家歌剧院总裁汤姆·雷穆尔沃对于联合制作是持深度怀疑态度的,他举例在和伦敦皇家歌剧院进行《游吟诗人》的联合制作,先期全部的谈判都纠缠在钱上,“多少套服装在英国做,多少套在挪威做,花了很多的时间谈这些事。男主角在台上站在哪个位置,直到开演之后还没有达成一致。其实我们联合制作的出发点之一,是要节约成本,但是在这个例子当中,我们看到是在浪费更多的成本,所以联合制作也许从声誉、品牌上来说是有好处的,但是付出了更高的代价,而且给人带来更深刻的印象不一定用这样的方法。”
不过,汤姆·雷穆尔沃显然很享受《魔笛》的合作过程,“在我们的创作当中,可能需要把不同的元素合成在一起,最后能够产生一个魔术一般的果实,比如说我们和国家大剧院、香港歌剧院三方合作的《魔笛》,达到了魔术般的效果。在这个项目当中通过碰撞、合作,找到了新的发现,这样一个制作的过程,实际上是各方一个共同的发现之旅,这是一个充满了谦虚的互相学习的过程,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走得更远。”
中国 需要自己特色
因力排众议率德国纽伦堡歌剧院在北京成功上演瓦格纳巨著《指环》而坐上德意志国家歌剧院院长宝座的拜什,对中国的歌剧市场有相当的了解,他认为,“联合制作的剧目要能够在中国先首演,而且将来要在中国能够长期演下去。在这种制作中,指挥家、合唱团、管弦乐团都必须是中国的本地的,有了这种长期的经验和成功的积累,歌剧就能够长期地留在中国。”
拜什认为,如果全盘照搬西方的歌剧,无助于中国开发有自己特色的歌剧制作,“我们作为欧洲人过来表演,表演完我们就走了,带来的东西全都走了,这不可能产生长久的影响,而歌剧艺术恰恰要产生长远的影响。在歌剧院、独唱家、合唱团、管弦乐队都已经到位的条件之下,需要开发出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歌剧,不要完全去照搬欧洲的这些理念,应该基于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才能够创造出全新的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歌剧艺术作品和风格。”
交流 目的走向世界
上海歌剧院院长张国勇认为,歌剧的联合制作,“能够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果亚洲、美洲、欧洲间联合制作并同时上演的话,三个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们,对同一个制作的演绎将会是不同的艺术语汇,不同文化观念的交织、沟通、碰撞以及最后互相的认同。”他还认为从宏观长远来看,歌剧联合制作对于世界文化发展的意义远远高于经济利益的取得。
张国勇认为,歌剧节的举办,让中国歌剧界脱离了这种原始状态,让中国在歌剧与国际间在平等的平台上进行交流。他强调,“一个不重视文化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不重视剧场艺术制作和欣赏的大众是低级趣味的大众,歌剧的联合制作是一种文化交流,最终的目的是让中国自己的歌剧走向世界。”
晨报记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