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剧之前,听到“肖邦”这个字眼,就一下使我联想到了电影《一曲难忘》,电影的经典记忆让我不禁心生疑惑:肖邦的钢琴技艺在失去电影剪辑帮助的情况下,如何在真实的舞台上展现?电影可以通过特写等手段表现人物细腻的情感,而话剧用自己独特的舞台语汇又能有怎样独特的人物刻画呢?这是不是又是一部“假大空”的歌功颂德剧,毫无诚意以致于让人不得不愤然离席呢?
带着诸多疑问我走进了剧场。鉴于你能看到我所写的剧评,说明最后一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很高兴,我坐到了最后。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倒是想先抛开我们的大主角肖邦,说说他身边两个最重要的人:他的老师艾士勒教授和与他相恋九年的情人乔治桑,因为在我看来,这部戏在人物刻画方面,肖邦并不最突出,反而是这两个人更加出彩。
首先,肖邦的老师——艾士勒教授,他从小就培养肖邦,清楚地知道肖邦是个天才,在肖邦身上,他看到了自己渴望而不可及的音乐梦想,以致于他渴望藉着成就肖邦来弥补自己今生的遗憾。初到巴黎时,他急于为肖邦奔走,要为他开演奏会,当与出版商接触遇挫,肖邦本人都想打退堂鼓时,是艾士勒教授锲而不舍甚至死缠烂打地为其争取机会,因为他比肖邦更了解肖邦的天才。对于艾士勒教授这段的刻画,导演利用了舞台剧表现人物的优势,使这个人物较电影中的更加有喜剧色彩。此时的艾士勒教授看起来大大咧咧,与人交往时甚至过于冒失,但这一切都建立在他对肖邦的深切了解,他是肖邦最初的知音。
同时,艾士勒教授还有另外一层身份,他和肖邦一样,都是生于长于那片正处于水深火热土地上的波兰人,这造就了在后来肖邦成名之后的略带悲情色彩的艾士勒,当肖邦决定跟乔治桑离开巴黎去度假,而艾士勒劝说无果后,形单影只的他还替肖邦给身在波兰的肖邦父母写安慰的信;当艾士勒来找肖邦,被乔治桑阻挠,在厅外向里面高喊肖邦的名字时,却只有一浪高过一浪的钢琴声作为回应,落寞的退去却仍在替肖邦写信回家,为肖邦持守着血脉的根基;也正是因为这样,即使与肖邦分别六年后,面对性情大变的肖邦,他仍能使其归回对祖国和同胞的热情。如果说肖邦像一支风筝,自离开故土之后就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的话,那么艾士勒教授就是那根连接地面与风筝的线,是他让肖邦又能重新找回自己的根。
再说说乔治桑,初到巴黎的肖邦历尽波折举办了第一次演奏会,因为从波兰传来的朋友遇害的消息而使其演奏不在状态,引来一片恶评,但乔治桑却是唯一一个对他表达赞赏的评论家,在困境中的支持弥足珍贵,而其中又有多少爱情的因素,实在说不清楚,但可以清楚地看到的是,在这个兼具恋人和知音双重身份的女人那里,肖邦的艺术才能被其推到了极致,她高举肖邦的艺术,又在情感上对肖邦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乔治桑所了解的肖邦是个艺术家,又是自己的爱人,但她最终没能掌握住肖邦,是因为,她忽略了肖邦的另外一个身份——波兰人。
肖邦身边这两个最重要的人,伴随并影响了肖邦的一生,成就了在艺术上的肖邦,成就了作为波兰之子的肖邦,如果说肖邦因此而伟大,那此二人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