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肖邦》人文主义的强弩之末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17日16:48  新浪娱乐

  冲着肖邦,我来看《肖邦》,看过之后百感交集。就此戏中所展现的肖邦来看,他就像是个木偶傀儡,在艾士勒和乔治桑的左右之中,实现着并非出于自己的想法;而同时肖邦这条主线恰恰又是在技术上处理最出色的地方。一言以蔽之:这部戏,成也肖邦,败也肖邦。

  先来看看其成功一面。就这部戏而言,肖邦的意向并不仅仅是作为角色出现的肖邦其人,还有贯穿始终的肖邦的音乐,同时还有三段以间离效果出现的波兰青年演奏家的现场演奏,还有在场上能自由移动的三角钢琴。

  先来看那架钢琴,我在观戏到第三、四场的时候,发现每场的布景变化很小,只有零星桌椅的上下,演出区域比较空荡。当时暗想,这又是一部省钱之作,但随着那架移动的钢琴发挥作用,我发现,这样的舞美处理恰是其独到之处,充足的空间留给钢琴的移动,不由的让人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中钢琴随浪起伏滑动,而男主角自由弹奏的场面,而这一场面又在肖邦和乔治桑相恋的那一段华彩地展现,钢琴在二人的缠绵中轻快地滑动,似踏着华尔兹起舞的绅士,将二人的爱情推向高潮。同时,这钢琴已成了肖邦自由精神的意象,以致于,最后,他妹妹抱着他的心脏回到波兰,在众人中间的正是那架喻表肖邦的钢琴。

  这部戏最值得推崇的当属那三段间离出现的现场演奏,音乐本身的感染力让人在那一刻辨不清是在看话剧还是在听音乐会。故事的铺陈使演奏情绪更深入人心,而精湛的演奏,无论在表现力上还是在导演的创新处理上,都使这部“音乐话剧”名副其实。

  第一次,导演很巧妙的利用“关灯演奏”的故事桥段,充分利用此时是“看不见的”假定性,让现场演奏者在一束蓝光中第一次出现,戏内戏外都在欣赏这段演奏,可谓导演处理讨巧、高明之处。

  第二次,是肖邦和乔治桑相恋的那一段,现场演奏是作为主观音乐渲染情绪出现的,与台上的表演交相呼应,同时在末了又承接了下一场开头的,在巴黎,出版商对其在马洛卡所作作品的赞赏,此处理也是事半功倍。

  第三次,是肖邦最终觉醒,为了祖国和同胞弹奏《波兰舞曲》,肖邦独白时甚至走到了现场演奏者的钢琴旁,别有意味。而演奏时台上演员对手型表演,乐池演奏者真实弹奏,二者交相辉映,戏内戏外、中国人波兰人,似乎有时空穿越感,将此戏所要传达的爱国精神扩张蔓延开来,让人感动不已。

  最后,我不得不谈谈让我觉得无奈的结尾。结尾开始处回复了序幕时肖邦弥留的场景,艾士勒教授请求乔治桑去见肖邦最后一面,二人各领一束光,景深处肖邦躺卧在床,剥离其他繁枝末节,此时台上的三人就是肖邦的一生。可悲的是,那二人的谈话后来演变成了争论谁在成就肖邦的事上功劳最大,而肖邦的最后一句话竟然也是感谢他俩的支持,是他们成就了自己。毫无深度的结尾,人文主义的强弩之末。

  人靠着人成就自己,人靠着艺术作品的传承使人铭记,人以各种精神为标签贴在自己或别人的胸口,以图达到不朽。今年是肖邦诞辰200周年,这部戏也为此而作,可究竟是什么成就了他?或者说究竟什么才能成就他?是这部戏里展现给我们的,他所创作的伟大的作品?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可也正是这些,在他活着的时候榨干了他的生命:乔治桑用爱情虏获他,并以此为养料喂养这部能产生美妙旋律的作曲机器,她以艺术的名义将其高举,但当那可朽坏的爱情养料枯竭时,他的才思无处涌流;艾士勒教授在肖邦迷失于与乔治桑的爱情里时,用爱国主义唤起了他本已孱弱的生命,他视这种高尚的主义是可以存到永恒的,可以为肖邦提供源源不断的艺术动力,而这就犹如给将死之人打了一剂兴奋剂,生命也就此干枯。2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是还在用这个纪念肖邦吗?200年后的今天,我们继续压榨着肖邦。

  他是个艺术家,他是个爱国者,他因为这两方面的杰出被人称为伟大,也许是因为人们觉得肖邦太伟大了,他活着就应该以一个完人的形式,于是他必须以一个承载各种“高尚”主义的符号式人物出现,而死去的却是一个鲜活可爱、有灵的人的存在。

  人文主义的大旗,找不到人的终极意义。最后一场戏,一个两层楼高的肖邦墓碑被推上台,犹如再造的巴别塔,人以此纪念为大,那再200年之后,这墓碑该有多大呢?永远之后呢?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