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中强势的乔治。桑一直在试图阻止同居中的肖邦去开演奏会,她认为:给一群不懂钢琴的白痴开演奏会简直就是在浪费一个天才的生命,因此只同意肖邦在一些沙龙里面演奏。怪不得肖邦临死前的最后一个愿望是见乔治。桑最后一面,因为她在很多问题上,尤其是在这一点上,乔治。桑是多么正确呀。
话剧中,肖邦音乐最完美的诠释者--中国钢琴的传奇人物李云迪,以及波兰青年一代钢琴家的代表尼科丹姆。沃伊切霍夫斯基都客串了一把肖邦的角色,并演奏了多支肖邦名作。每支曲子结束以后,都掌声雷动,艺术家久久不能谢幕。我也用力地鼓掌了,可是我多么悲伤呀,因为我什么都听不懂,我听不出来曲子所描述的场景,更不要说演奏技巧了。我问了同行的人,她也茫然的很,这绝对不只是我们的悲哀,更是这个国家的。天朝向来只知道教给我们如何考试,却从来不教给我们如何审美,以及怎么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所以我就不说音乐了,但我相信那一定是非常好的。说说编剧吧:
话剧进展了好久,我都不能意识到这是在讲述一个世界上最著名的钢琴家,好像就是在讲述一个热血沸腾的普通的革命者,而且是中国的。唉,我实在是很雷这种剧情,没有办法,我们从小就只能看这种类型的电影和小说,以接受所谓爱国主义教育,早就审美疲劳了。
肖邦肯定是非常非常热爱波兰的,但是用得着用类似主旋律电影的手法去排这部戏吗?乔治。桑看到这里一定会伤心的。天才肖邦是上帝送给全世界的礼物,他应该在音乐创作方面去展现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连演奏尚且是匠人的工作,更何况是革命呢?而且就以肖邦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而言,他也应该是超越国度的。肖邦对这个世界有着更重要的使命,过于注重叙述那种革命者的情怀,总给人不伦不类的感觉。
肖邦一声最重要的日子是和乔治。桑一起度过的,这中间得有多少东西可以挖呀?但是该戏对这段感情还有这段时间的讲述多孱弱呀,那个一直咳嗽着的肖邦,似乎从来就没有意气风发、志得意满过,话剧对他两关系的描述几乎有点阴森可怕的意思了。乔治。桑把他引入了沙龙,他成功了,于是就感恩戴德地投怀送抱了;乔治。桑金屋藏娇,不许肖邦抛头露面,还能更市侩点吗?乔治桑本身的魅力以及音乐家本身热烈的情感,以及二人本来都应该用用的超尘脱俗的气质都没有得到传达。
唯一的一场沙龙戏,看看女主人那表现,简直就是一幼稚的追星族嘛!19世纪的沙龙女主人无论是学识上,还是涵养上,还是社交技巧上,都应该是另外一种样子。
剧中服装设计也很让人伤心,虽然我对钢琴所知甚少,但是我知道19世纪的文化沙龙中大家是多么的注重衣着,可是我甚至都没有看到肖邦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当然那位客串演出者除外。我有个朋友嫁给了一个很会弹钢琴的人,她经常给我说起初次见面的那个时刻:追灯在他和钢琴的身上投射出来一圈温暖的光环,他穿着纯白的衬衫,系着蝴蝶领节,黑色的西服有着绸缎般的光泽,他轻盈地敲击着键盘,神态愉悦好像置身于一个唯美的世界。我印象中弹钢琴的就应该如此,可是话剧居然没有给他置办一身这样的衣服,太遗憾了。
要不是几首钢琴曲子陪衬着,我都几乎以为这是一部革命者传记了,没有凸显出音乐家的特征。
我坐在保利剧院二楼,离舞台非常的遥远,甚至没有看清楚弹钢琴的是波兰帅哥还是中国帅哥,我什么都没有看见。二楼的观众还喜欢拍照和讲电话,保利太客气了,应该直接屏蔽信号。那些随时随地打电话的人实在是非常的讨厌,他们以为自己很重要,这点很可笑。
评分:80分
青衣花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