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最后的“酋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1日06:52  新浪娱乐
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最后的“酋长”

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最后的“酋长”:玛利亚-索

  玛利亚-索被外界称为敖鲁古雅“最后的酋长”。她出生在大兴安岭森林里,小时候,家里只有1头驯鹿,到她出嫁时,已经有了十几头驯鹿,她的嫁妆就是6头驯鹿。“从小到大我都非常适应森林里的生活,我喜欢和驯鹿在一起,跟大山在一起。”玛利亚·索对记者说。在这个猎民点上,空气清新而透亮,越过头顶的兴安落叶松,蓝天上总有白云飘过。猎民们吃的水是从地下冒出的泉水,纯净而甘甜,做饭烧的柴是森林里捡回来的枯掉的“杖干”。在外人看来,大山里寂寞的生活,玛利亚-索他们过得宁静而有滋味。

  听说有客人来了,老人特意换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她给我们切自己打的列巴(面包),并拿出口弦琴,亲自吹奏了几曲鄂温克民歌。琴声神秘而悠远,如同天籁。每个敖鲁古雅鄂温克人都会唱歌。歌的主题都在表达对生命极致美丽的追求,和对大自然深情的感恩和祝福。

  300年前,玛利亚-索的祖先们从西伯利亚勒拿河上游迁徙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大兴安岭,他们以狩猎为生,使用驯鹿驮运物品,被称为鄂温克。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对这个神秘的部落产生了兴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发表了描述鄂温克人百年沧桑及生存现状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又有很多人来到敖鲁古雅,从玛利亚·索和其他猎民身上寻找小说里人物的影子。

  现在,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大约有230多人。2003年,他们整体搬迁到了根河市郊的新定居点。猎民们放下了猎枪,告别了几百年来赖以为生的狩猎生活。现在的新址,房子样式按北欧驯鹿部落萨米人的风格设计,别致而温暖。但仍有一些猎民喜欢住在山上,和驯鹿在一起。在敖鲁古雅乡,像玛利亚-索这个猎民点一样的地方还有6个。

  距离根河市最近的猎民点有50多公里,36岁的布冬霞放养了40多头驯鹿。我们到的时候,布冬霞和她的汉族丈夫去找驯鹿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嘴里打着鹿能听懂的呼哨赶着鹿回来。布冬霞从手里的口袋掏出豆饼喂驯鹿,用鄂温克语和驯鹿说话,她说,鹿能听懂。布冬霞所在的猎民点经常有外地游客来了解鄂温克人的生活,布冬霞会把一些自制的桦皮盒等手工制品卖给游客,这种传统的鄂温克手工制品现在越来越少见了,因此更加珍贵。

  根河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古香莲也是土生土长的鄂温克人,她曾经当过敖鲁古雅乡乡长。她说,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森林文化、驯鹿文化、狩猎文化、桦树皮文化、萨满文化底蕴深厚,古朴而灿烂,她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了解敖鲁古雅鄂温克部落,来这里看看。根河市委、市政府这些年对敖鲁古雅的旅游进行了总体规划,正逐步将敖鲁古雅打造成融森林、冰雪、民族文化、生态观光、度假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每年6月18日,是鄂温克人古老而传统的节日“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载歌载舞祭祀山神,盛大宴会一直持续到第二天黎明。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