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吴琼:舞台剧《严凤英》超出我的预想(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23日15:48  新浪娱乐
吴琼:舞台剧《严凤英》超出我的预想(图)

吴琼写真

吴琼:舞台剧《严凤英》超出我的预想(图)

吴琼

  新浪娱乐讯 早在5年前,吴琼就已经想过要在舞台上再现严凤英大师的生平。“那时候就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演一演严凤英,他们似乎觉得我和严凤英大师的性格、经历有些接近的地方。”吴琼笑着表示,之所以《严凤英》酝酿了这么久,原因非常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怎样向观众呈现一台别样的舞台剧样式?如何呈现一位黄梅戏艺术大师?是导演和主创们一直寻求的。

  5年的筹备,对于戏迷来说是望眼欲穿,是千呼万唤,但吴琼表示,对于《严凤英》而言,5年并不算太久,人们常说戏要“十年磨一剑”,在这5年里,《严凤英》经历了无数次的讨论,总结,推翻,再讨论,再总结,再推翻的过程,力求做到尽善尽美。“我们希望能有一个精品问世,对大师的灵魂是一种告慰,对于创作者自身来说,是为了黄梅戏更好的传播,对于戏迷朋友来说,更是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导演诗意呈现充实了最初的想法

  “我非常庆幸请到曹其敬导演做这个戏的总导演。”吴琼由衷地说。去年5月,吴琼专程到上海邀请正在上海排戏的曹其敬老师。“曹导演很喜欢《严凤英》这个题材,我们几乎是一拍即合。”吴琼笑着说。

  “曹导当时提出了一个意见,她认为这些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艺术家,有很多共性的东西,比如从小学艺,遭受凌辱等等,所以《严凤英》如果要做到与以往的传记性戏剧不同,就要摆脱很多艺人都经历过的的东西,也就是回避写实风格。”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曹导的意见最终定夺下来,整个舞台剧将以诗化氛围呈现。“曹导的创作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结合,她非常明晰《严凤英》需要什么,当时曹导提出《严凤英》创作的排除法,就是将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全部列出来排除,最后剩下的,也就是我们这个剧所需要的了。”吴琼说,其实自己最初的想法就是希望能重现大师的生平,但通过《严凤英》的创作会,吴琼惊喜地发现,曹导及创作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在为《严凤英》精心创作。“当时,我似乎感觉到一个别样的艺术形式将呈现在舞台。”

  在创作会上,曹导表示,要让观众在看完《严凤英》之后,感受到的是严凤英这一黄梅戏精灵的美,而不是时代洪流中严凤英命运的凄惨。“他们站的更高,看得更深远,使该戏得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呈现出一个为黄梅戏而生,为黄梅戏而死的伟大艺术家,不止是生平,还有她的精神境界的凸显。”

  排练过程中没有障碍

  “因为前期长时间的创作会,大家各抒己见,所以到了排练阶段,几乎没有什么障碍,我几乎在第一时间里就进入了人物当中,没有以往排戏的寻找、磨合阶段。”吴琼笑着说。但即使如此,因为《严凤英》是一台原创舞台剧,工作量之大,让参与到该剧中的演职人员均感受到压力,几名主演相继生病,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也没有一个人因为自身的原因影响到了整个剧的排练。

  2个多月的时间,每天早晨8点到下午5点的排练非常辛苦,吴琼却始终觉得很幸福,一直到27日演出结束,整个松懈下来,吴琼才感受到,这一路走过来,好辛苦,但也好欣慰。

  精彩绝伦的舞美曾被剧组疑虑

  舞台剧《严凤英》打破常规而又精彩绝伦的舞美给观众超乎以往的感官冲击,利用转台在舞台上呈现出一幅精炼简约而又不失动感的画面,转台不再是寻常的换场工具,而是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故事的讲述中。演出过后,不少专家认为《严凤英》转台的设计几乎可以说是舞台剧舞美的又一次革新。

  而正是这一舞美,却在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从肯定到疑惑最终得以完美呈现的曲折过程。“当舞美老师刘杏林一开始拿出转台这一最初的设想,全剧组的人都非常惊喜,大加赞赏。”吴琼笑着说,这种设想让人眼前一亮,觉得非常漂亮而且不墨守陈规,也无形中将舞台的空间感扩大了。“但到了审稿定稿的时候,又开始担心了,即将呈现的舞台会不会太宽?会不会太空?会不会太简单了?”这一系列的问题也同样困扰着身为制作人的吴琼。

  “为此我还特意找时间与刘老师沟通,最终他说服了我,他说,这个剧是一种写意的风格,就是要表现一种精炼、简约的特色。浮华的风格、越多越复杂的感觉其实更好做,但要做到舞台上的准确表达,却很难。”《严凤英》上演之后,旋转写意的舞台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一致认为舞台太绝了,出乎意料的好。

  而同样选择交响乐现场伴奏和合唱团现场和声,也是经历了几番思考,几轮研究决定下来,虽然最后在成本上加大了很多经费,但出来的震撼效果,现场感染力,都得以很大的提升。

  “非常感谢这个剧组,所有成员都非常尽心,他们知道黄梅戏是非常好的剧种,也了解黄梅戏的观众缘,更知道黄梅戏目前的处境,大家尽心尽力,不功利,只为一个理想,一个目标努力,这才有了《严凤英》的成功。”吴琼感激地说。

  对《严凤英》唱段非常有信心

  谈到舞台剧《严凤英》的唱腔,吴琼非常有信心。“《严凤英》就是黄梅戏!虽然,我们在唱腔上有很大的突破,但她是扎根于黄梅戏,同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非常有时代感,有感染力。”

  “有感染力的唱腔必然会流行。”吴琼说,一段唱腔被老百姓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像《女驸马》中“谁料皇榜中状元”,《天仙配》中“夫妻双双把家还”也是经过很长时间的传唱最终成为经典的,这种传唱是有一个听唱记忆的过程。“其实新时期的黄梅戏也有很多非常好的唱段,之所以没有像‘夫妻双双把家还’那样脍炙人口,就是因为戏迷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而《严凤英》里面的唱段,不管是运用黄梅戏传统旋律构架,让戏迷朋友感受到原汁原味黄梅戏的唱段,如‘满山杜鹃着红袍’,‘一派离情浓盛酒’;还是该剧一头一尾具有歌唱性质对人物形象进行升华、烘托主题的唱段,‘我会回来’‘情丝难断’,都是非常有感染力的,特别是‘天上是清朗朗的一个月亮’这一唱段,在演出中,每次观众席都会超过3次鼓掌,这在黄梅戏舞台上是很难得的,也充分证明了它的感染力,所以我对这些唱段是非常有信心的。”吴琼笑着说。

  演出过后,不少专家对《严凤英》中精彩唱段表示惊喜,一些专家更是对剧中“我会回来”这一唱段赞不绝口,表示无法忘怀。“对于全剧高潮,严凤英深情的表达‘我会回来’,是严凤英的期盼,是她的一个回归,也是整个剧的一个基调。而对于很多观众来说,“我会回来”似乎也涵盖了另一层意义,那就是黄梅戏对吴琼的召唤,是戏迷对吴琼的期盼,也是她、吴琼自己回归黄梅戏舞台的心声,所以这个戏,吴琼是无可取代的,这个角色也是非她莫属。吴琼在演唱中,吸收了很多歌唱的元素,化为黄梅戏自己的东西,在交响乐气势恢宏的伴奏下,吴琼的声音并没有被它们淹没,而表现的更是圆润而饱满,没有歇斯底里,却穿透人的心扉,所以我感到这个东西就是吴琼她独有的魅力!”戏剧专家安志强如是说。

  期待《严凤英》成为黄梅戏精品

  吴琼透露,目前该剧的唱腔CD的制作已经排上日程,如果没有意外,下一轮演出时,戏迷朋友就可以在市场上找到该剧的唱腔CD。

  谈到接下来的工作安排,吴琼表示:《严凤英》将会成为保留剧目,每年都会有演出,满足喜爱它的戏迷朋友。“休整身心过后,接下来要准备的是《严凤英》的全国巡演,我们也希望通过不断的演出,不断的改进,将这个戏打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成为黄梅戏里程碑式的作品。”

  谈到对奖项的期望。吴琼表示,对于个人而言,自己对得奖并不刻意。“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想牵扯太多,我只希望自己能多出作品,出好作品,希望得到观众们的认可,这对于我来说更重要。”吴琼表示,对于这部戏而言,如果有机会得奖,自己还会去争取的,因为这个荣誉是大家的,而且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所以她会为之努力。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