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晏
乍看《乱套了》一剧,总让人有似曾相识之感,某些情景似乎在哪儿出现过,但又回忆不起究竟是何戏、何人。从雷·库内的创作经历来看,他确乎有个迷你系列剧的创作设想,之前的《为何不留下吃早餐》、《老婆从40岁开始》、《合二为一》、《向老婆救命》等剧几乎是按一个模式来操作的。尤其是《合二为一》一剧,和《乱套了》分享了威利、帕米拉和皮格顿三个主要人物,且不约而同地将场景设置在一家高级酒店的套房内。
但能披上劳伦斯·奥利弗戏剧奖的桂冠,《乱套了》远非一部喜剧姐妹篇这么简单。在导演周小倩的巧妙处理下,全剧将英国喜剧的语言优势转化为形体的传情达意,主辅交错的情节设置丝丝入扣,人物演绎也多了份俏皮与可爱,观众无需作太多的心理和知识准备,只等着放肆地欢笑即可。
首先吸引人的便是剧名。我不由暗暗佩服译者的文字功力,一个“套”字真可谓神来之笔——套牢,解套,乱套,将全剧的线索和命脉明明白白地呈现给观众。更有趣的是,剧名虽为《乱套了》,但舞台上的一切却进行得井井有条。细想之下,全剧取胜的关键在于“节奏”一词,错落有致的节奏如同中国传统戏曲中的鼓点,掌握着全剧的起承转合。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技术部门的保障和演员的默契配合。
在传统性喜剧中总有个“旋转门”的意象,门的开关起着特殊的提示作用,但此剧却打破了“门”的单一模式,改用“窗+门”的组合。于是观众便看到了两件让人印象深刻的道具——一扇随时坠下的移动窗和一扇时开时闭的衣橱门,它们随着剧情的推进为戏内戏外带来惊喜。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偷”走了整场戏的亮点。雷·库内曾在舞台提示中写道,窗下落的时机和音响效果一定要特别夸张,给人以一种震撼的感觉。因此,观众几乎是带着又惊又喜的心情看着“隐身”的技术部门把窗升至半空,然后让它一点点下降,最后不偏不倚地砸在某个倒霉蛋的背上。
剧中每个笑点的爆发都是经过精心策划,循序渐进。起初观众接收到的是些零碎和散乱的信息点——威利在电话中温而不火的撒谎,收音机中对当时政局的无意提示,还有珍妮小姐穿着内衣在舞台上不时地行走和挑逗。紧接着,这出戏像荆柯展开带匕首的画卷那样,推进速度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紧张,观众渐渐遗忘了性感的珍妮小姐和充当花瓶的其他女性角色,只有性格、心态各异的男人们玩着一场智力与体力的游戏。
两个喜剧男主角牵引着全剧的另一根节奏线。无论从外形、性格还是语言上,威利和皮格顿都形成了一种戏剧性对照,一方身上缺失的成分都可在对方身上得到补偿。从这一角度讲,两个演员的选择和塑造相当成功,尤其是皮格顿一角,大概是雷·库内曾亲自出演过此角的原因吧,他也“偏心”地给了这一人物更丰富的发挥空间。一个曾经嘴里嘟哝、整天抱怨不停的小人物,一个总是担惊受怕、动辄向母亲汇报的乖孩子,借着这一疯狂的夜晚将内心隐藏的狂野和歇斯底里“毫无保留”地发挥出来,这种人物行为与性格间的落差形成了本剧最大的喜剧看点。
与两位男主角相对应的是两个饶有趣味的男配角——宾馆经理和服务生。观众不难发现,每个新人物的加入都使原有的格局被重新洗牌,但他们又互相支撑、互为因果,个中担当穿针引线的便是这两人。他们的每次造访看似不合时宜,却在无形中成了威利、皮格顿谎言的目击者;他们几乎就站在捅破谎言的边缘,但性格中的某些特质却使每一次的“作证”都在笑声中收场。随着经理被狼狈地扒下裤子,而服务生所得的小费却越来越多时,两位男主角也渐渐从主动变为被动,他们的身份权威竟在两个小人物的映衬下得到了最大的反讽。
若从英式悬疑片的角度来说,该戏也另有一番看头。作者所设下的“套”不仅是针对剧中人的,也是针对观众的,因为全剧的发展顺序本身便是个“套”。观众看到的第一幕并不是故事发生的第一时间,观众在旁观威利的谎言和珍妮的性感时,还关切着剧中另一特殊角色的命运——一具被压在窗框上的“尸体”。他是谁?从哪里来?往哪儿去?最后我们发现,整出戏的节奏竟全掌握在一个“死人”和一个“疯子”手里。当第一幕临近结束时,那具“死尸”突然起身,并从珍妮丈夫罗尼满口的疯话中,我们获知了他私家侦探的真实身份。于是,整个故事的发展顺序必须得重新梳理——每个人都在不该出现的时候加入,为了解开全剧设下的层层悬疑,我们得将他们放回合适的位置。这不由让人想起希区柯克影片中的某些桥段和闪光点,可以说,这也出“套”在喜剧中的悬疑剧,在观众歇斯底里的笑声中挑战了一下他们的智力。
另一英式悬疑片的蛛丝马迹表现在人物身份的错位上。有趣的是,剧中人为圆谎,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往往是将身份“掉包”,自圆其说地制造不在场证明。但悬疑也从中而生,因为假身份只有在特定的气场中才有效,第三个闯入者一定会打破这种平衡的气场,直至笑点的爆发。
本剧在使人开心的同时也有些先天不足。第一,情节设置过于冗长。作者玩弄的套环在观众达到享受极限时没能刹住车,结果造成搞笑疲劳。第二,对政治背景的刻意强调有些冲淡了本剧的普遍性。其实性丑闻对政治党派的影响是西方世界普遍的戏剧母题,在哪个时代演都具有现实冲击性。这对不谙西方政治背景的中国观众来说,有些挠靴搔痒的感觉,挖掘不出本剧深层次的讽刺意味。第三,在整体形象塑造比较成功的情况下,部分角色的表演有点程式化和花瓶倾向,比如罗尼和珍妮两人,除了穿针引线外不够有内在张力,稍有遗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