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在日前的系列演出中,原本以刀马旦应工的国家一级演员张传晔,一改自己的戏路,不单在《李慧娘》里饰演李慧娘,在《杀宫》里饰演刘瑞莲,又在重新恢复的传统剧目《南北合》里饰演萧太后,花旦、刀马旦、青衣行当不同,人物类型迥异,她都能突破行当局限,或做或唱,演得别具一格。在戏曲圈里,有句俗话叫“三十不学艺”,形容演员到一定年纪后学艺的难度和艰辛,而将届半百的张传晔,何故戏路越来越开阔?近日,记者在演出间隙采访了她。
1977年,张传晔从天津戏曲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河北梆子剧院应工刀马旦。那时,古装戏刚开禁,梆子剧院人才济济,哪轮得上她扮演重要角色,她只能在台上跑龙套。然而,她把跑龙套当作学戏的好机会,在台上看老师们演,台下模仿着去练,积以时日,她学会了许多出戏里的角色。那些年,张传晔练功刻苦在剧院众所周知,即使星期天别人休息,她也一个人躲在练功房里练功,无论寒冬酷暑,总是练得浑身大汗,练功服每天都是湿淋淋的。几年后,随着新老接替,机会终于降临到这位年轻人头上。由于准备充足,张传晔在不少传统或新编剧目里扮演主要角色,在河北梆子观众圈里产生了影响。
随着舞台地位不断上升,张传晔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她在刻苦钻研武戏的同时,又向文戏刻意追求。多年来,天津的河北梆子刀马旦演员大都重武轻唱,台上每遇唱段,往往力不从心。张传晔为了避免重蹈前辈刀马旦演员覆辙,她虚心向表演艺术家刘俊英讨教,常年跟刘老师学习发声吐字,锻炼气出丹田的方法。经过刘老师有的放矢的训教,她的行腔念白、形体表演以及刻画人物的技巧日渐精进。
早年的梆子舞台上有一出花旦看家戏《红梅阁》,剧中李慧娘的形象让众多老戏迷记忆犹新。可惜,因为这出戏唱、舞、特技都很吃重而悄然绝迹。好强的张传晔跟天津艺校赵秀春老师学会了这出戏,又经刘俊英老师在唱功方面加工、润色,终于把这出几近失传的冷戏“立”到了舞台上,由她饰演的李慧娘受到了戏迷观众的热烈欢迎,将这出“冷”戏“热”了起来。张传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戏曲的特征是借用故事情节展示演员歌舞技能。所以老艺人常说,戏好演,功难练。程式动作必须死练活用,没有扎实的功底,在舞台上表演起来难免捉襟见肘,要想演好戏就一定要认真学艺,不能有丝毫懈怠。
确实如此,此后张传晔在由《红梅阁》中李慧娘故事改编的《李慧娘》一剧中饰演的李慧娘,技艺日益精进,人物刻画细腻入微。在烟雾笼罩下,李慧娘出场走的“魂子步”,脚快步匀,身体轻飘不晃,手里舞动丈余长的水袖,抛、甩、投、翻,表演干净利落,美而不乱。特别在表演“吹火”时,她的单口火、连口火、串口火、翻身吹火等一系列火彩特技,吹得有长度、有力度,还要与唱腔、道白交替进行,令人叫绝……
本报记者 刘平 通讯员 甄光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