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李佳杰 实习生 沈丹 报道
昨天下午,云门舞集掌门人林怀民亮相西子湖,为即将于9月3日、4日晚在西湖的柳浪闻莺大草坪上举行的两场大型户外演出进行宣传。云门舞集此次演出的节目涵盖了林怀民30年创作的精华,包括《白蛇传》和《行草贰》、《狂草》、《水月》的选段以及《花语》的精华。
35年以来,舞蹈《白蛇传》历经了演员流动、道具丧失,此次能在其文学蓝本诞生地再度与观众见面,背后经历的曲折不少。
西湖边重现白蛇传奇
林怀民的《白蛇传》创作于1975年,舞蹈的长度只有短短的24分钟。与传统戏剧相比,整个故事更为浓缩,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也更激烈。 35年前,正是他首次大胆地决定,让青蛇参与到白蛇和许仙的情感纠葛中,这一尝试,远早于1990年徐克导演拍摄的电影《青蛇》。林怀民说,之所以如此改编,让青蛇不那么唯白蛇之命是从,是因为他直觉感到“青蛇也有话要讲”。而此次杭州的演出,既是云门舞集在大陆的第一次户外公演,也是《白蛇传》在它的诞生地——西子湖畔、雷峰塔边的一次重现,因此分外有意义。
猪圈中重制烧毁道具
《白蛇传》自1975年首演以来,演遍欧亚美各大洲,成为云门演出最频繁的舞作之一。然而,2008年的一场大火,却烧毁了云门位于台湾八里的排练场。被烧毁的包括云门的重要资料、服装和舞台道具等,《白蛇传》的布景道具也未能幸免。由于当年制作道具的台湾雕塑家杨英风已经离世,台湾藤业也已没落,制作藤具的工厂仅存无几。几经辗转,云门才找到一家工厂,取得了所需原料,找到了藤艺师。由于藤艺师的副业已经变成了养猪,云门的技术人员和师傅只能窝在空的猪圈里重制道具,所依照的,仅是当年的老照片和旧影像。
云门倡导义工文化
作为当代舞团的云门舞集自1996年在台北举行了第一场户外公演以来,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广场文化”和“义工文化”。
林怀民说,现代人越来越习惯于看自己的电视、上自己的网络,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则越来越深。在台湾地区,云门舞集的户外公演全部是在公共广场或公园等地方举办,每次少则五六千人,多则五六万人,使得云门舞集的户外公演 “更像是一场大聚会”,人们在此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而云门舞集每次演出,招募的义工都达200名之多,经过2天的训练,义工将担任布置会场等工作。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下雨,训练有素的义工能够在10分钟内将雨衣分发到现场每个观众的手里。林怀民说,很多年轻人就是因为云门舞集从此养成了做义工的习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