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知己》-整体优秀 缺憾尚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8月19日07:05  新浪娱乐

  大剧场气势十足,舞台精致华丽

  布景如水墨山水画般宏大,波澜壮阔,色彩丰富的幕景富有层次的叠加在一起,有时是若隐若现的古城墙,有时是旧时的皇城根一角,有时是典雅宅院中的鸟瞰图,有时是一副泛黄的诗卷,透着几分苍桑感。思绪游走在诗情画意之间,韵味实足。

  五彩斑斓的色彩和变幻多姿的巨幕美景让人的思绪仿佛徜徉于时尚感十足的布景之中,浏览忘返。舞台布景和灯光设计可以说是绚烂无比,如同一道精致的法式大餐,无可挑剔的完美!

  巨幅的书法背景和篆刻艺术赋予了话剧极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底蕴,彰显了古典艺术生生不息的艺术感染力。

  剧本值得商榷,缺乏情感共鸣

  2个小时40分钟的剧情太过冗长,是有删减余地的。戏很长,但总感觉没什么内容,空泛的说理,缺乏情感共鸣。朋友这个话题是有很广泛的民众心理基础的,谁都离不开朋友的关照和帮衬,在戏中如何体现“知己”这个双人互动关系是一个关键点。

  既然是“知己”那就应该是二者的情意互通、心灵契合的彼此相互交流,而非顾贞观个人情感的单向传达,这是单相思不是“知己”。你不懂我心,我不明你意,双方各自干着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而缺乏共识达成。

  就连顾贞观梦见吴兆骞的桥段也依然是个人意愿的浪漫主义展现,为何吴兆骞给明珠的书信中丝毫不提及好友或有只言片语、告慰之词传达?

  前边铺垫不足,导致观众没明白,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朋友值得用十年去拯救?

  话剧的名称叫做《知己》,而不是《拯救江南才子吴兆褰》,在前后两方面的对比上,在前两幕半,为顾贞观的准备工作似乎铺垫过多,而到了剧目的后期,在对于吴兆褰归来这一前后的强烈对比时,却显得有些虎头蛇尾,头重脚轻找不到情感迸发点。吴兆褰回来了,他的表现与几十年前的“江南才子”判若两人,也没有二者对往昔交情的追忆,没有细节的展现。在观剧过程中,我没有感受到高潮的存在。

  纳兰性德读《金缕曲》的那一场戏,表演上感觉一般,没有达到效果,或者说这种处理手法不好。顾贞观、容若朗诵金缕曲给人的感觉尚可,但到了最关键最应该是高潮的一节,却是素秋朗读,立马弱下去了,情感掉下来了,本来这里是可以有个高潮的。

  另,剧本的片段性拼贴感太强,显得疏松、不紧密。

  音乐很好听,但很突兀

  音乐使用过于频繁,有和演员抢戏、打架的不协调之感,前边刚开始说台词,情感尚在酝酿之中,尚未到饱满、迸发之时,突然之间高亢音乐骤起,试图用音乐生生逼出情感,有情感不足音乐来补的嫌疑。其实,郭老师大可以在这里加上几句台词,细细铺陈,让情感缓缓释放,用真挚的言辞和恰当的情感来润物细无声的感染观众。而不是用音乐突兀的把情感、把共鸣强加与人。

  每次听到《去者》就感觉像是电视剧的片尾曲,让人生出快要结束了的错觉。

  整体而言,《知己》是近两年间不可多得的优秀历史剧目。人物刻画准确,叙事线索明朗,让人感叹任鸣导演对于北京人艺演剧风格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扬。该剧中的精美的服饰道具,以及整体化作舞台后景的《金缕曲》书法之作,都取到了比较好的舞台效果,营造了比较诗意的浪漫气氛。但此戏也存在着这些问题:演剧时间过于冗长,开头场次的戏剧矛盾不够突出激烈,类似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的戏份感觉明显不足,顾贞观和素秋调情情节无关紧要等,还有剧中穿插了过多的人物,比如寒花、老板娘等人也会明显分散部分观众的注意力。期待这出戏在以后的排演中能更加完美。

  打分:87  

  Memory村长/文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