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期待,带有担心,想看看这样一部长达2小时40分钟的严肃历史剧,将有怎样哦演绎,如何去避免冗长而抓住观众的心,最后我发现,所有起立鼓掌的观众肯定像我一样,满足了期待,消除了担心。
知己讲诉了历史上一个极其普通甚至让我们忽略的故事,因为这里面没有家国天下、风流韵事,这个故事没有金戈铁马的气魄,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它不过是一个朋友对自己知己的付出和努力,然后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故事,却给我们演绎了文人的情义,士人的气节,让我不禁感慨,历史不仅仅是大人物的天地,大多时候,普通人所包含的精神和灵魂,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情义和气节
顾贞观是典型的江南才子,饱含才气而又傲气十足,但是为了营救吴兆骞,以放弃自己的尊严和原则,任凭岁月的流逝,年月的老去,依然不离不弃,这种文人的情义,在这个道德缺失、信任流逝的物质主义盛行年月,这种中国人传统的情义,显得多么可贵。
而当顾贞观发现从宁古塔回来的吴兆骞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才华横溢、一身傲骨的江南才子,他愤怒、激动、悲凉,他不仅仅是伤心自己所营救的知己已经不在,更是愤慨吴兆骞身上的奴性,当一个人被彻彻底底改造之后,一个人为了活下来可以放弃基本的道德尊严乃至社会底线,仅仅是为了活下来,多么的可怕。这个时候的顾贞观,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为朋友两肋插刀的好兄弟,他身上有着士大夫的那种气节,这是宁死不屈的气节,是不畏强权和压迫的力量,而这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的精神传承,是中华民族的灵魂,遗憾的是,这传统的气节,在当代却愈发的缺乏,学者也好、知识分子也好,大多选择不是向权力投降、就是向金钱臣服,丧失了公信力,这个古老的民族正变得日益的空洞而没有灵魂,这就是当代中国物质日益发展而社会道德日益堕落的具体表现。情义和气节,这是五千年历史中历来被称颂和传承的东西,我们就这样轻易的丢掉了。
宁古塔的镜像含义
宁古塔作为本剧中一个镜像,有着特殊的含义,在这里,吴兆骞被彻底改造,而最后,顾贞观也坦言,我们都没有去过宁古塔,没有办法从道德上去责怪吴兆骞,因为那里是宁古塔。
宁古塔,作为满清流放人员的接受地,是塞外荒凉的地方,在本剧中,宁古塔担任了特殊的角色,在这里,暗含着人性的反思,对专制的反思。在宁古塔,吴兆骞为了活下来,不惜陷害别人,更毋宁说是变成奴才,而吴兆骞后来的表现,活脱脱一个从监狱中走出来的囚徒。宁古塔,是专制的机器代表,是对人性摧残的具体表现,我们没有去过宁古塔,在满清那个年代,我们无法阻止宁古塔悲剧的一次次上演。或许,本剧不仅仅是探讨一个简单而感动的情义故事,更是在探讨作为弱小的个人和强大的体制之间的关系,更是探讨在非常环境下人性的可悲和脆弱,无疑升华了主题。
舞台华美演员出色
知己舞台的设计可谓华美,确实堪称大制作,从一些细节和服装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做足了功夫。虽然介绍上说对白略显晦涩,但是对于诗词歌赋的向往和那种意境的钟情,可以消除这些影响,相比起现在过于速成和浅显的话剧,有些历史情怀和文化背景的话剧,更值得我们去欣赏,这体现了时间和心境的沉淀,在这里,不浮躁,你可以静下心来慢慢的欣赏,对于习惯了速度的当代人,是个不错的选择。演员来说,虽然有些配角表现的有些楞和青涩,但是主演都相当的出彩,冯远征更是很丰富的表现了顾贞观内心,而吴兆骞的前后反差,也属上乘。在时间上,剧情还是显得不够紧凑,尤其前半部分,进展有些缓慢,缺乏足够能够打动人内心的东西,当然,后半部分的升华显得很精彩,一下子提高了整部话剧的境界。
在话剧的宣传资料上,编剧郭宏启有句话:人间世远远超越故纸堆。用现实关照历史,用历史鉴别现实,史剧之创作当如是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生活精彩和光怪都远远超于戏剧的年代,以史为鉴,找些属于我们内心的东西,何乐而不为之。
评分:90分。
奔驰的蜗牛/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