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峥)今年是我国戏剧大师曹禺的百年诞辰。上周五,上海沪剧院召开发布会,由中国戏剧家协会、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和SMG综艺部主办的纪念曹禺百年诞辰的上海沪剧院系列演出活动将举行,并宣布根据曹禺作品改编的 《雷雨》《日出》和《瑞珏》三台大戏将于十月下旬亮相首都长安大戏院。
沪剧与曹禺作品的七十年情缘
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沪剧是第一个把曹禺作品搬上戏曲舞台的剧种。
1934年,曹禺的第一部戏剧作品《雷雨》发表,仅四年后,以老一辈沪剧演员施春轩为首的施家剧团就以幕表形式在大中华剧场编排上演了该剧。 1959年,沪剧界发起《雷雨》的大型演出活动,集中了六家沪剧团九大明星,名家荟萃、流派纷呈,一时间轰动非常;1982年,上海沪剧院又推出了根据曹禺同名剧作改编的沪剧《日出》,受到了曹禺先生的热情称赞。他说,这是他第一次看戏曲改编自己的作品,认为沪剧的改编以戏曲特有的表现形式揭示了剧本的内涵和精神,与这个剧目任何一台优秀的话剧演出相比都毫不逊色;2003年,上海沪剧院《家》的演出是沪剧改编曹禺作品的又一次突破,沪剧还第一次走进了刚落成不久的上海大剧院;2007年,在《家》的基础上,上海沪剧院又推出了《瑞珏》……沪剧改编曹禺剧作历史久,数量多,影响广,在全国戏曲剧种中可谓独领风骚,已成为沪剧舞台的一条绵延七十多年的亮丽风景线。
曹禺作品中走出三代沪剧明星
曹禺五大名剧中,被沪剧搬上舞台的就有《雷雨》《日出》《原野》和《家》四出,足可见曹禺作品与沪剧在精神内涵上的契合程度。已故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在她的艺术经验谈中,曾经把话剧称作沪剧的“奶娘”,认为话剧对沪剧形成善于表现现代生活的现实主义传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为中国话剧经典的曹禺作品也正是将复杂性格、复杂心态、复杂情感的现代人形象带入了沪剧,并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沪剧明星。 1959版《雷雨》中,丁是娥显示了把握复杂角色的非凡功力,赢得了“活繁漪”的美称;1982年,沪剧当红花旦马莉莉在《日出》中塑造的陈白露形象贴近现实生活,充分表现了人物的复杂特点,受到各方面很高的评价;此次,茅善玉以她特有的悟性和灵气出演曹禺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将复杂扭曲的“繁漪”和温柔敦厚的“瑞珏”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强大编导演阵容重排三大戏
为更好地演出曹禺作品的精髓,上海沪剧院此次特邀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导、著名导演艺术家曹其敬执导,著名剧作家余雍和与何俊将三台戏剧本重新加工。曹其敬说,他将会在忠于曹禺原作精神的情况下,保留沪剧这一舞台样式原来的精华。
《雷雨》在1959年版的基础上重新打造,时长从原来的三个多小时压缩到两个半小时,并新增了“吃药”二重唱和一些过去没有的唱段。 《日出》全剧人物众多,事件纷繁,几条情节线索齐头并进,改编在保持了原作全景式的开放结构的前提下,丰富发展陈白露、方达生的主线,并以一条围巾贯穿全剧,多年来一直盛演不衰。《瑞珏》从曹禺的剧作《家》庞大的人物群落中聚焦一位女性,重新组织剧情、重新进行艺术构思,在舞台上表现一个美丽生命却如一颗瞬息即逝的流星,被黑暗无情地吞噬,叫人扼腕叹息。
此次赴京演出,沪剧院组织了强大的演员阵容,不仅有已退休的著名老艺术家、以院长茅善玉为首的剧院老中青骨干力量,还吸收了戏校沪剧班尚未毕业的三位学员参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