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遇上未知的自己》是励志剧不是情感剧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2日22:47  新浪娱乐

  我是怀着挑剔的甚至不情愿的眼光去看这部都市情感喜剧的,但走出人艺实验剧场的时候,发现已经不忍心挑剔什么。不足当然还是有的,后面也要谈到,但绝不足以影响我对该剧成功值的肯定。盟邦力求的是把话剧做成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绝美结合,我觉得如此评价《遇上未知的自己》,并不为过。

  剧情并不复杂,讲了一个女记者因为职业操守而丢了工作,因为超负荷的事业心而漠视了爱情、亲情和友情,迷失了自己,最后在一个抚养脑瘫儿的小时工大姐身上看到了生活的真谛,在不断的自我反省和追问中,找到了理想与生活、情感的平衡。编剧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智慧和才华,剧情也没有多么精彩绝伦,但是让人爱看,能把人吸进去,能让你从心里笑,而不是咯吱你笑,也能让你悲哀地沉默、甚至跟着流眼泪。不得不承认,这是该剧抓住了人心,贴近了生活的细腻内核。几个简简单单的人,能把世间的一切情感几乎都容纳进去,就是不简单的,就是一个大容量、大气象的创作,而不是唧唧喔喔的小情小爱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更愿把此剧看成一个都市励志剧,而不是情感剧。在我看来,情感剧在戏剧舞台上是个丑了吧唧的贬义词。

  我觉得最有味的一点,是剧中人物和情节的不真实性。首先是人物的不真实,女记者在社会新闻部冲锋陷阵,可以理解,转到娱乐部了,又去冒死稽查,以致挨打受制,这情节使人感动,但相信没有人会觉得真。创作者把她的敬业精神和道德感塑造得太完美,是典型的理想化的人物。但是这么来表现,明明不真实,该不该受到质疑呢?我觉得未必。话剧舞台,是要讲一点理想化的,是要有提炼,浓缩典型性的,大白话、大活人是好,但要求其神似,更迫切的真实性需求,应该在影视作品中来完成,而不是戏剧舞台。如果这个女记者少了一点极端和棱角,反倒觉得没有了提炼和嚼头,故而我觉得是个成功的塑造。美中不足,就是结尾的命运走向,缺少必要过渡,从家庭主妇直接变成了编辑总监。从记者到编辑的变化,还不如从记者变成个家庭主妇。记者是攻,编辑是守,这样的变,是进步还是悲哀,观众自有分寸。从情节上,丈夫的懦弱、闺蜜的无节制的捣乱、父母过于频繁的争吵、小时工的卑微,似乎都有点过,但味道也恰在于此,张力恰在于此。每一个观众,都能从失真的剧情中,还原出属于自己独特生命经验的那一部分真实,找到失落的对情感与生活的观瞻和思忖,这就失真得有道理。因此我觉得,失真性正是该剧的魂魄所在。

  演员表演是亮点,这个不可能有人反驳。为了看看这么和谐优秀、真诚而充满朝气的表演团队,我觉得去买张票支持一下,值。我三年前,还在东北的大学读书,来北京学习,第一次在人艺看了《我不是李白》,笑翻了,也哭了个稀里哗啦。那是我第一次领略戏剧艺术的魅力,爱上了这门艺术,同时更找到了理想的支点,坚定了来北京的决心。三年之后,我已经在北京扎了根,并渐渐融入了文化圈,我异常怀念当初观剧时那种清澈的激情,想不到在这个剧的舞台上,几乎看到了当年演《我不是李白》的原班人马。大秃头孙博不用说了,三年前就是全场最拉风的,现在还那么能得瑟,可是他井喷式的表现欲和无以伦比的造型能力,不得不叫人服。帅哥李成这次戴眼镜了,角色发挥空间又比较小,没有太出彩,但是发飙那一节,还是显示了不俗的台词功力,就是略略带点东北音,不仔细听听不出来。孔令美在三年前就演了个老太太,戏份不多,但是角色招人喜欢,最后谢幕时掌声最多,这次算是翻了身,展示了多元的表演空间,我是谢幕时才发现原来母亲和小时工都是她一个人扮演的。这至少说明,她的造型能力,包括语言感、节奏感、气质的调控能力,都是很强的,尤其是小时工角色的朴实和松弛,使人满盈着深沉的感动。女主角沈飒的扮演者陈星,大美女,声台形表挑不出毛病,可是却莫名地不让人喜欢,大概对于戏剧人物来说,缺少特点、缺少缺点恰恰是致命的缺陷。但导演专业出身的她,对节奏的把握,有自己的优势。其他演员也都各有各的亮点,整体上不塌腰,这殊为难得。看过不少戏,专业院团也好,民营剧社也罢,总是在配角身上有明显塌腰的,就显得不完整。这个戏很精致,没少过筛子。某种程度上说,是出类拔萃的演员,把剧本撑了起来。

  商业性呈现,我给打满分,但艺术性上,瑕疵还比较明显。从戏剧手段上,分场过于细碎,剪切凌乱,缺少段落感和连贯性,更像是电视剧的创作手法,把戏剧艺术的好传统丢得差不多。这个创作倾向很讨巧,但是也很讨厌。叙事线索上,导演和编剧都有无能的一面,找个讲述人在那交代背景、描述心理,只是为了让观众快速介入理解通道,抵达剧情,这是典型的垃圾快餐,少含蓄,乏匠心,显粗劣,是为败笔。辅助手段上,开篇的面具象征,过于程式化;女主角迷失时的现代群舞,动作可以看,但加得没滋没味;女主角的天外来音,是对主题的最好灌制,但对于双重自我的表达,很多戏剧作品都有自己的创造和贡献,远的不说,田沁鑫的《红白玫瑰》就处理得很精彩,相比之下,这里就显得笨了些。还有个别桥段,过于俗套,愚弄大众,如父亲给母亲的离婚协议是假的,大有赵丽蓉麻辣鸡丝的影子,一猜就猜到,显得含金量不足。

  评分:90

  推荐理由: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一面镜子,照照已知和未知的自己。

  石彦伟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