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在美琪大戏院上演的喜剧《武林外传》开始,直至明年1月上演的台湾电视人王伟忠导演的话剧《疯狂电视台》,3个多月内确定在沪上演的海内外话剧已有30台。这些剧目有的来自北京、香港、台北等城市,有的来自英国、捷克、德国等国家,均代表着当地的最高戏剧水平。上海正呈现“国际话剧大码头”的态势。
演出季争相举办
从9月中旬起至明年1月中旬,上海的戏剧演出季就有三个:现代戏剧谷秋冬演出季、赖声川秋冬演出季和隶属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东方喜剧展。其中除了赖声川秋冬演出季是以导演名字命名,在东艺上演《宝岛一村》《他和他的两个老婆》以及全新的《弹琴说爱》三出剧目之外,其余两个演出季均立足上海,邀请海内外各路名家齐聚沪上,奉献佳作。其中,除了上海本地的10台戏之外,国外剧目有6台,港台剧目有8台,北京话剧也有6台。
国家话剧院带来的老舍名著《四世同堂》,由雷恪生领衔,秦海璐、陶虹、辛柏青、朱媛媛、黄磊等明星助阵。丹麦、英国、中国三国合作,融入音乐、杂技等元素的莎翁名剧《暴风雨》,10月15日起上演。还有由昆曲与新世纪曲风混搭,在创意园区上演的时尚昆曲音乐剧《西园记》……
来上海得到扶持
据现代戏剧谷艺术总监荣广润分析,海内外戏剧名家和剧目纷纷抵沪上演,是因为上海提供的戏剧土壤肥沃。这一方面表现在上海戏剧界心胸开阔,另一方面是因为提供了系统的扶持机制。
无论是话剧艺术中心还是上戏等上海戏剧机构,一点儿也不排外,不仅能与国外同行直接对话,还能保持频繁的海内外交流。这就为各地乃至多国合作剧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丰富了上海的戏剧舞台。与此同时,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现代戏剧谷等推出了一系列资金扶持政策。一出确定上演的剧目根据其艺术质量等评判标准,可以获得3万至20万元的资助。
观众们海纳百川
上海观众对各类话剧的接纳程度可谓“海纳百川”。荣广润举例说,来自英国的全英语话剧《奥赛罗》在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上演的效果就有明显差异。在北京上演的6场上座率不尽人意,在上海的6场演出不仅爆棚还加演了1场。而且,从去年起,德语话剧也在上海找到了知音。德国巴伐利亚戏剧学院的《狗镇》亮相去年艺术节获得好评后,今年带来了全德语的《狗镇2:曼德拉庄园》。
上海话剧的主体观众是青年知识层,这一受众人数在不断扩大,这是特大城市吸引人才聚集的特征之一。因此,潜在话剧观众人数还会持续增长。这些自发购票观赏话剧的大量观众,让演出商感觉来上海能赚钱。上海话剧中心的票房盈利能力,目前全国第一。有观众、有扶持、有氛围、有市场,海内外戏剧为什么不来?
本报记者 朱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