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CCTV全国相声大赛落幕 王振华王冬冬父子档获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26日11:02  沈阳晚报
CCTV全国相声大赛落幕王振华王冬冬父子档获奖

沈阳相声接班有了80后

  两年一届的第五届CCTV全国相声大赛,于前晚(24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总决赛颁奖晚会,今年共有非职业组12个作品、职业组12个作品进入决赛,沈阳相声界的一对父子档相声演员王振华和王冬冬,以原创作品《父子情》在大赛中一举摘得“二等奖第一名”和“最佳作品奖”两项荣誉。大赛的决赛和颁奖晚会将于国庆期间在央视三套综艺频道播出。昨日,本报记者电话连线身在北京的王冬冬,听他讲述了自己的参赛过程。年仅21岁的王冬冬算是此次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选手之一,他说,此次获奖让他增添了自己在相声路上继续前行的信心,“我希望能作为传承人,为沈阳相声重塑辉煌尽一份心力。”

  八岁在北陵公园说相声

  今年CCTV相声大赛有一个特别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参赛演员年轻化,其中80后演员占了大多数。1988年出生的王冬冬,更是新人当中的小字辈选手,说到自己与相声大赛的缘分,冬冬透露早在4年前他就参加过第三届大赛:“当时我才17岁,首次登上这么大的赛场,最后得了个第7名的成绩,虽然没拿奖,但我已经很满足了。”

  作为著名相声演员王振华与朱和平的爱子,王冬冬从小就生活在相声的氛围当中,子承父业似乎成了他既定的发展方向:“八九岁的时候我就爱去北陵公园说相声,一边练功一边来上一小段,开始时是对着大树说,后来逐渐有了逛公园的大人站我旁边听,时不时给我叫好,他们是我相声启蒙的第一批观众。”之后王冬冬考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并拜天津相声名家刘俊杰为师,从此真正踏入了相声的行当。

  这些年,王振华作为春节晚会语言类创作组的成员之一,每年都几乎有小半年的时间驻扎在春晚剧组,王冬冬就自己一个人在相声界摸索。直到2009年,王冬冬与自己的伙伴带着作品闯进春晚前的审查环节,王振华才惊觉:儿子长大了,要接过自己的接力棒成为相声事业的后备力量了。今年第五届相声大赛举办前夕,王冬冬找到父亲说,自己想报名参赛,王振华听了之后对儿子大加鼓励,并萌生了父子俩一起创作一个作品的念头。

  父子一宿侃出《父子情》

  这次获奖的参赛作品《父子情》,受到了评委刘兰芳、冯巩、崔凯、师胜杰、李金斗等人的一致好评,冯巩在决赛时打出了9.95分的好成绩,刘兰芳在比赛结束后走到王冬冬身边拍着他肩膀说:“小伙子,你是借了作品的光了。”正因为评委的一致认可,这部作品也获得了相声大赛中惟一的“最佳作品奖”桂冠。

  据透露,这个讲述父子俩针对爷爷要再婚,分别表达了反对和支持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的作品,最初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王振华有一次去医院看病,当时一对父子因为究竟给不给家中爷爷做各项检查而发生争执,王振华觉得这个故事如果写到相声里,会是一个不错的题材,“因为现在社会老龄化,关爱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是全社会的大事,而且也是每个家庭都面临的问题。”于是,王振华回到家里和儿子侃了一夜,两人写出了《父子情》这个相声段子。

  这次参加CCTV相声大赛,王振华不是选手是助演嘉宾,甘当绿叶为儿子捧哏。而王冬冬也不负厚望,在表演上相当出彩儿,包袱抖得一个比一个响。说到父子二人在创作中各占的比例,冬冬谦虚地说:“我是我爸的高级助手。”王振华在旁介绍说,作品中所有冬冬的台词,全部是冬冬自己完成的:“因为我对年轻人的思维和语言方式不太了解,冬冬满脑子都是时尚新潮的东西,放在作品中很有味儿。”

  下苦功学创作

  作为昔日三大相声阵地(另外两个是北京、天津)之一的沈阳,现状并不太景气,今年年初在沈阳相声名家杨振华收徒仪式上,杨振华提及此事时曾一度哽咽。这次年仅21岁的王冬冬在全国相声大赛中斩获大奖,对于沈阳相声界来说是一个令人振奋鼓舞的好消息。在说到相声的传承问题上,王冬冬和记者说了一番心里话:“前几年看到我爸爸那一辈的相声人,都在陆续改行弄小品,说实话我对相声的前途也挺心凉的,但我爸爸一直鼓励我,希望我作为后辈能接过这个接力棒,为重振沈阳相声昔日的辉煌做一些东西。这次我在相声大赛中获奖,让我看到了希望,这条路再难,我也想好好走下去,不辜负父辈的期望。”

  作为相声界一个新兵,王冬冬是个很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说,这几年在相声圈里子“淌水”,他愈发觉得创作的重要性:“有那么多相声说得非常好的前辈艺术家,因为没有过硬作品,逐渐离开相声舞台,我特别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相声产品的供给源头,为他们踏踏实实写一些好作品。”

  在王冬冬看来,一个10分的相声作品,创作占6分,表演占4分:“真正好的相声演员和好的创作不单单是传承,如果只是单纯把老的东西打散了重组,那和抄袭无异。”王冬冬说,他想扎扎实实地写一些贴近时代和时尚的新相声:“相声界需要薪火相传,我希望自己是其中的一分子。”

  本报首席记者 林娜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