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戏园子看大戏 感觉新鲜又讲究(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13日16:15  北京晚报
老戏园子看大戏感觉新鲜又讲究(图)

老照片:梅兰芳《贵妃醉酒》

  本报讯 昨晚(10月12日),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戏楼正乙祠恢复了它戏楼的原有功能,由六出梅兰芳经典折子戏组成的《梅兰芳华》开始在此长期演出。在老戏园子看大戏的卖点,是出品人王翔继在600年皇家粮仓演600年昆曲之后的又一次戏曲营销尝试。王翔将古老传统戏曲与历史环境相结合的创作营销使传统价值、新鲜体验融为一体。在昨晚首演之后,人们会有一种新的感觉,那就是听京剧也是件非常新鲜和讲究的事。

  此次京剧《梅兰芳华》主打重归戏楼与经典梅派作品。正乙祠的戏曲演出有300年历史。正乙祠与梅家极有渊源,从清光绪七年,梅巧玲携四喜班在此演出,民国八年梅兰芳也在正乙祠献艺,2009年,梅葆玖也在此演出,梅家有四代人均与正乙祠有演出渊源。如今,正乙祠已修缮一新,不再是死文物景点,而是重新成为戏楼文化的活载体。此次的《梅兰芳华》选择了六个经典梅派折子戏,梅兰芳一生演过160多出剧目,不少是由他编演的新戏,此次的《抗金兵》、《贵妃醉酒》、《洛神》、《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天女散花》均是梅兰芳新戏中的精华,除了传统的唱念做打之外,更有梅兰芳的创新与突破。此次,《梅兰芳华》的艺术总监也由梅葆玖担任。

  昨晚的老戏园子看大戏绝对是一个不错的体验。正乙祠的舞台很小,观众区也很小,一楼只能容纳不到200人,再加上一些包厢,也就200人左右。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古戏楼看京戏,最大的感受就是近距离。观众能看得清清楚楚,听得明明白白,演员则不用麦克,任何细节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与眼睛。在《梅兰芳华》中,创作者既有传统重现,又有创新融合。一方面注重恢复一些旧戏楼文化的一些仪式、习俗;另一方面又充分融入了现代戏剧的理念,特别是对环境与空间的利用。导演李六乙在主舞台之外,将表演区深入观众区,又在二楼顶楼设置表演区,使得本就小巧的戏楼又生出诸多变化。此次的表演者由北京京剧院与梅兰芳京剧团组成,全部服装重新置办,京剧的富贵、大气令人赏心悦目。

  事实上,京剧的活跃不仅是艺术范畴的事,研究观念心态,重新让观众喜欢京剧是很重要的。就如同电影《梅兰芳》中的邱如白一样,京剧要吸引的是新观众而不仅是老戏迷。那么,如何让年轻人感受到京剧的魅力就是关键。也就是说,京剧要更注重研究消费心理、消费方式,更注重包装京剧的价值,发现京剧的新体验。老戏园子看大戏就是一个有卖点的尝试,它与过去追求的大剧场,大制作,大乐队的方式背道而驰,把恢复传统当做新鲜卖点来营销,让人们特别是新观众觉得创作者、表演者很讲究,而看大戏,听大戏也同样是件讲究的事。

  正乙祠的《梅兰芳华》尽管投资过百万,但门票却很合理,一楼门票仅180、280元,二楼大包厢12人,总价18000元,可谓各取所需,既照顾一般观众,又能满足豪富一群的心理需求。

  近年来,北京地域文化创意产业区十分活跃,西城有后海,东城有南锣楼巷、方家胡同,朝阳区有798厂区,而南城的文化积淀更丰富,更有潜力。正乙祠的《梅兰芳华》老戏园子看大戏也是开发南城文化的一次有创新的尝试。(记者 戴方)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