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2000年凭改编自萧红同名小说的话剧《生死场》一举成名的田沁鑫,10年来先后将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变成两版舞台剧,把李碧华的《生死桥》搬上电视荧屏,凭深厚的文学功底,改编生涯从未失手。正因如此,她改编自老舍同名巨著,将于本月底在台湾首演的话剧《四世同堂》,才被众多观众翘首期待。
现代当代才女,一个都不能少
“看一台《生死场》,胜过看半年电视剧。”这是10年前田沁鑫对话萧红的话剧《生死场》北京热演过后,《读书》杂志为该剧专门召开的研讨会上,学者季红真所言,时任《读书》主编的汪晖更补充称,“这个戏是最近看到的最好的戏,以前的戏多依赖于国外的剧本。”该剧其时震惊学术界及普通观众外,更让官方及民间对萧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皆重新评估。而10年间,田沁鑫与才女对话的步伐从没停止,并由现代跨度到当代。
张爱玲堪比“爱情教科书”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被她先后改成“经典”与“时尚”两版,“经典版”屡演屡爆,引香港《文汇报》等评价“让张爱玲的文字走得更远”,“时尚版”推出也即被北京、深圳等地观众誉为经典,孟晖、张抗抗等文化名人也感慨“张爱玲的现代性得以完美呈现”。而香港当代“奇情才女”李碧华因太过珍爱小说《生死桥》,对有改编意向的关锦鹏、李安等电影名导,都不放心交出电视剧的改编大权,直到看过田沁鑫的话剧作品,才安心由她跨界操刀。
童年经验影响,改老舍被期待
田沁鑫善于成功改编名著的渊源追溯,该是她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及素养。她年少时曾将读书视为最美好的事情,各种中国古典名著、西方经典名著,统统成为她那时的精神武装。童年经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些当年看来不过是“贪读闲书”的行径,在她中戏毕业后亲自操刀编写剧本时,显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她的著作《我做戏因为我悲伤》、《田沁鑫的戏剧本》、《田沁鑫的戏剧场》等,亦因兼有文学与思想深度,戏剧爱好者追捧之余,亦被文学爱好者视为经典文本收藏。
正因如此,她动手将老舍先生自认为“是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的鸿篇巨著《四世同堂》改编成舞台剧时,才被视为最佳人选,王伟忠、易中天、白岩松等各界名人及普通观众,更从该剧初创阶段,即给予高度期待。临近台北首演,央视《新闻直播间》等媒体更予以重点关注。而多年成长于北京的田沁鑫,将会在剧中融入对京城的深情厚意及对老舍先生的浓浓敬意,以多年致力的“新现实主义”手法,让这部不朽巨著来在舞台上精准复活。 LY/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