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1980年主办京剧
《四郎探母》演出前前后后
过士行
近来很少外出,故旧亦难通音讯,往事多已尘封。忽蒙旧主召唤,命写当年北京晚报主办《四郎探母》始末,不禁喟叹,原来时光飞逝,已三十年矣。
为何选择《四郎探母》
1980年,我还是北京晚报的见习记者,总编辑王纪刚把我叫到办公室,说“新星音乐会”办得很成功,京剧也要搞一个。他的指示是借《四郎探母》推出新人。
为何选择有争议的《四郎探母》而不是别的剧目,我当时并不理解。待和同事沙青一起走访了戏曲学院的贯涌教授后,才知道这出戏的分量。原来这个戏囊括了西皮的所有板式,光“导板”就有八个之多,还有生旦的不同“哭头”,是一部能够充分展示演员才艺的戏。历代名家都有传世的唱片。选择这样一部传统戏,对于检验青年演员的水平是再合适不过了。当然,王纪刚老师作为报人更看中了它的争议性,有争议才有新闻,有新闻才能引起关注。当时的首都舞台受解放思想的影响,已经把禁演多年的《四郎探母》中的第一折《坐宫》拿出来演了。这是梨园行的聪明之处,只坐不探,只有想法,没有行动,你也奈何他不得。而王老师要的是全部《四郎探母》,并且带《回令》,没有一个剧团敢揭帖。于是找到中国戏曲学院(前身是中国戏曲学校),得到史若虚院长的支持。他说我们是教学单位,以教学为理由,演全部的可以,但是商业演出,必须通过文化部的审查。
如何争议《四郎探母》
这部戏的争议之处戏曲界自然知道,但是今天不了解戏曲的人未必知情。争议之处就在于四郎脱离战场,流落到敌国,隐姓埋名,被招为驸马,但是没有搞回一点有利于大宋的情报。
反对意见是《四郎探母》宣扬叛徒哲学。赞成演出的意见是四郎并没有出卖战友和国家机密。言外之意是四郎当属统战对象。如果不让四郎探母,台湾怎敢回归。双方都拿政治说事,思维都是政治第一的模式,这部戏就愈发变得敏感。反对意见还认为四郎有变节行为;说老实话,以四郎的行为,即便是今天的美军也得送他上军事法庭。赞成意见还有文姬可以归汉,四郎为何不能探母?这是大汉族主义的表现。这是拿今天的民族政策来解释当年的情况。文姬属于非战斗人员,四郎则系国家武装力量。
《四郎探母》的政治态度比较暧昧,可是情商却很高,从“坐宫”到“盗令”、“过关”、“被擒”、“见弟”、“哭堂”、“回令”,可谓一波三折,环环紧扣,动人心魄。这部戏的演出红火年代正是慈禧当朝的时候,据说是西太后的统战阴谋。这个阴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麻醉人的力量很大。记得我当时负责报道,手虽握管,而忘情不能记一字,四郎一句“弟兄们分别十五春,帐上坐的同胞人”我已热泪盈眶,完全丧失了今人对传说中的古人的严肃政治立场。到老太君“一见娇儿泪满腮,点点珠泪撒下来”,她没哭,我受不了了。老佛爷何其毒也!
经过党的教育,旧艺人的政治觉悟多有提高,张君秋先生就提出四郎有两个老婆影响不好。可没有后来的老婆铁镜公主,就盗不成出关的令箭,而有了公主,又如何见四夫人?此事惊动了时任文化部部长的黄镇将军。还是政治家有办法,在法国主持过中美若干轮谈判的将军还能让这点事难住?不上四夫人可以但是不能没这人,马上改一句词“问你四嫂今何在?”“现在天波杨府把兵排”,没来。皆大欢喜。
当年怎样过的关
总算上了文化部审查的时间表,可是老没消息。纪刚同志催我,我就催戏曲学院。后来史院长想了个办法,说是在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看戏的时候让我当面问他。学院特意把我的票安排在他后面。中间休息的时候,我要和他交流,但是不知哪位学院的家属,一个老太太占了有利位置就是不让位,我说我有话跟他说,她说不看戏说什么说,林部长回头看了下我,我赶紧亮了身份,并且问跟戏曲学院合作之事。林部长说他没意见,嘱我们再请示一下黄镇部长。
于是戏曲学院又搞了一次彩排,演出前,黄镇部长、北京市委宣传部和北京日报社的主要负责人、北京晚报王纪刚总编辑、晚报主管文体组的编委李士民还有我在休息室见了面,戏曲学院的同志都回避了。王纪刚同志当面问黄部长《四郎探母》能不能演,黄部长说他同意,让再问问林默涵同志。我说问了,他没意见,他让再请示您。王纪刚同志又提出要在大剧场演出。黄部长让中演公司安排。
当年怎样的轰动
于是《四郎探母》演出开始宣传。1980年11月30日,北京晚报第四版发了演出预告消息和通栏广告。12月1日、2日两天连续介绍来自学院大专班和中国戏曲学院实验剧团的主要演员:陈俊、翟建东、范永亮、李文林、郭玉林分别扮演杨四郎,王蓉蓉、徐美玲、张静琳、陈淑芳分饰铁镜公主,杨瑞青、刘国英分饰萧太后,徐红、郑子茹、李丽萍分饰佘太君,李宏图、吴许正分饰杨宗保,王汶璋、李朝阳、金正明司鼓,杜奎三、孙鸿生、刘镇国、郑重华、费玉明、杜凤元操琴。
演出从12月3日到9日在天桥剧场,一共七场,场场爆满,一万多张票一抢而空。
在演出的某一天,张伯驹老人在孙辈的搀扶下来到后台,只为找一张戏票;我也没有办法,管票的是晚报文体组组长张滨龙,基本上没戏。还是陈国卿老师费尽周折,总算满足了老人。
在演出的七天里,我负责演出报道,王纪刚等五位晚报编委撰写了五篇评论员文章:《百花盛开凭春风》、《京剧有危机吗?》、《让京剧舞台绚丽多彩》、《京剧需要八十年代的新星》、《如何对待掌声》。
北京晚报头版还发表了我采写的史若虚专访《从事戏曲四十春》,标题灵感来自“弟兄们分别十五春”。
但是事隔不久北京晚报还是因为《四郎探母》受到了批评。王纪刚同志调离了北京晚报,后患脑中风,半身不遂。
当年的演出推出了一批青年才俊,他们今天多已成为京剧界的名家,继续为京剧事业发挥着他们的光和热。为他们的演出吃了苦头,长眠于地下的王纪刚、史若虚老人若有知,也会为他们高兴的。
(作者时为北京晚报文体组记者,现国家话剧院著名剧作家,其代表作有“闲人三部曲”《鸟人》、《鱼人》、《棋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