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读书少,上树下河、偷个西瓜、摸个红薯什么的倒是很有一套,后来大一点,到了小学六年级,就全身心投入到浩如烟海、腥风血雨的武侠小说世界中去了,金庸、古龙、卧龙生、梁羽生……一大堆,基本看了个遍,那时候真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也根本没读过什么名著,等知道易卜生,知道《玩偶之家》,都已经是大学学外国文学课时的事儿了。
现在看来,这对于一个动不动就写点儿矫情文字、经常故作深沉的人来说,其实挺悲剧的:浪费了那么多本应用来看些名著名作的时光。
如果再去探讨《玩偶之家》的主题和现实意义,显得很多余。什么女权主义、妇女解放,甚至资产阶级生活的腐朽、堕落等等,在网上一划拉一大堆。
我不知道易卜生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究竟是个什么目的,按照文艺理论来说吧,一部作品当然有作者的写作目的所在,镌刻了作者的思想和时代的烙印;可还有人说一部作品创作出来以后,就有了自己的生命,跟作者就无关了;还有人说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作的……这些个观点曾经给我弄得头昏脑胀的,让本来思维就不够清晰、行动就不够敏捷的我,看书时头脑变得更加混乱。
后来,我索性就再也不看那些个关于文艺理论的书了,改了多看小说,各式各样的,从古至今,各个国家的。我的脑子不适合在深度上挖掘,只能在宽度上延展。
《玩偶之家》到底是不是为了呼吁女权主义和妇女解放,这个对于我来说不重要,因为我看见的不是“娜拉是个玩偶”这个涵义。
我经常和朋友说的一句话是:人的一生只有三四年是真正快乐的时期;从上了幼儿园开始,直到在病床上死去,人就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父母、他人、子女或者社会,这就是悲剧的人生。我承认这是萨特的“他人即地狱”给我的影响。
如果用我对《玩偶之家》的理解来说,那便是——“人是一只玩偶”。
娜拉是丈夫海尔茂的玩偶,因为海尔茂只关心自己的地位和名誉,所谓爱她,只是拿她当自己的玩偶。
阮克医生是娜拉的玩偶,对于即将病逝的阮克医生来说,“我只知道,爱一个人是多么的痛苦”(电影《大话西游》语)。
柯洛克斯泰是林丹太太的玩偶,柯曾经被林丹太太背叛,这对其追求金钱、社会地位的性格是有影响的,后来又被后者说服,而放弃了对娜拉的报复;可以说其人生一直被林丹太太所左右。
林丹太太是自己的孩子、工作,甚至死去的丈夫的玩偶;而律师海尔茂则是自己的地位和名誉的玩偶。
所有人都是一只玩偶,整部剧又是谁的玩偶呢?
现在你理解了我上面说的话了吧:
上幼儿园了,我们是父母、学习成绩、理想、老师等的玩偶;
参加工作了,我们是工作、老板、前途、金钱等的玩偶;
结婚了,就是丈夫或妻子的;后来增加了子女的,还有渐渐老去的父母等的;
等到自己老了,还有子女、生命、时间等的玩偶。
人这一生,真的像极了一只始终被某一根或某些根线操控的玩偶,操控者不断地变化着。我们始终为了他人、他事、他物而活。
偶尔,我也会想到,其实包括幼儿园之前的那几年在内,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被操控——被命运。
这或许只是我这样一个悲观主义者闲来无事才考虑的问题。不过话说回来,我还是很怀念我那段上树下河的童年生活的。
西方基督教认为,人来到世上,需要做好事,为了赎上世的罪。东方佛教认为,人来到世上,需要做好事,为了下世投个好胎。
不管是哪一种,不断地经营人生,只是为了别人,为了上世或下世。
哦,我们,原来都是命运的玩偶,仅此而已。
同时看《玩偶之家》的朋友说:越南话剧艺术需要我们拯救。
我赞同这句话,比如演员的肢体语言不够协调,戏剧矛盾冲突不够激烈,越南语似乎不够铿锵,配乐不够合适等等,总之没有完全展现想象中《玩偶之家》的经典之处。可能是与个人的喜好有关,跟第一次看越南话剧有关,也跟上几日看了韩国的《赤道下的麦克白》有关。
但是,朋友的话虽不虚,那谁又来拯救我们呢?除了偶尔凤毛麟角的几部之外,我们真正意义上的话剧又在哪里呢?
《孟子·梁惠王》有言:“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分数:65分。
栖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