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味 (写于七月上海场演出后) (摘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88904f0100k8mc.html?tj=1)
1.
宝贝和小鬼,他们总是在一个个不同的场所扮演着不同的情侣角色,他们是如此的恩爱,因为他们的存在,房子显得有了意义,车子散发出了光芒,于是顶屋可以在十几分钟里脱手,名车转眼就有了下家。原来,即便是在高度物质化的世界里,最能支配金钱的是这些摸不着留不住的“幸福”。可是,在真实世界里艰难打拼、制造幸福诱饵的他们,却彼此渐行渐远。
建筑师摩西同样深谙此理,为了始终站在热销房产的设计前沿,他懂得最要紧的是抓住人们的幸福憧憬,并把它们化成设计的灵感,让空间和光线的变化编织成承载梦想的家园。也正因此,他在“幸福家园”的方案设计阶段,不惜斥巨资邀请宝贝扮演起居家孕妇的角色,模拟家庭的幸福和温馨,并且通过预先备置的每个月的x光片让幸福憧憬逐级成长。
可是,一切围绕“幸福”展开的图景却又是那么的荒诞。我们前进的方向明明是正确的,为何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们明明在为幸福打拼,可是为什么不幸福?
2.
“房子”是当下中国最炙热的话题,也是最大的敏感词。房产商们正在交头接耳让出一点利润以博取约束政策的松动;官员们一面作着关爱民生的报告,一面计算着土地能不能继续卖出好价钱及其对年终GDP的推动;经济学家们在喟叹含金量最低的房地产投资竟然超过了制造业投资,生怕这个速度的成长未来如何继续;社会学家们在担忧房子成为了磨灭青年理想的魔兽,大家的未来谁来掌控;家有婚龄晚辈的父母亲们在抱怨真是一个艰难时世,奋斗了一辈子没有几个可以成为首富,却还要为首付拼老命;话剧演员们在舞台上极尽搞笑寻开心之能,给人们注入一点生活的润滑……
但我们看到林奕华和他的团队始终把焦点对准了人性,最普通的人与人的情感、人与人的关系。他们知道,在这个伟大的,急速运转的,变化莫测的时代里,只有这个最可靠,最真实;在这个什么底线、红线、高压线都可以被突破,都面临着激烈撕扯和冲击的变革时代,都是在这个基础上交织出了令人炫目和迷失的幻象。也只有这里,才蕴含着真正的、丰富的戏剧素材。
通览全剧,得最高分的无疑是张艾嘉的文本。她并没有过多的外部阐述,也没有给出“房子”能不能承载幸福这样严肃的答案,就是从人的最细腻的内心真实情感出发,去触摸这个荒诞的人生和世界,让观者在寓言式的故事中,电影般流动的情节里,笑声和歌声里,自己去领会。同时,巧妙地以“建筑”为隐喻,物质世界的建筑构造尚需要智慧和理念,需要以“幸福”作为命运的灵魂,那么每个人的生命建筑呢。对照当下现实题材严重匮乏的戏剧舞台(小品剧除外),这样的作品弥足珍贵。
3.
李心洁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尤其是到了下半场戏剧冲突的集中爆发点,几乎每一段都演绎得十分到位。自从很多年前的《似水年华》就喜欢上了这个看似大大咧咧,演起戏来却细腻真实的家伙。干净,痛快,真切。没想到事隔多年,在舞台上看到的她,依然如此的出色。可以说,如果没有李心洁,作品的表现力将大打折扣,很多创作者的意图都将难以准确传递。
4.
作品展现的其实是众生的幸福命运图腾。因为各种各样“幸福”的理由,我们上路,开始彼此的“幸福”命运。我们都以为在共同奋力往前,却不知道拥有各自出发的起点。所以我们看到,对幸福充满感性憧憬的宝贝和正在现实世界里为房子打拼的小鬼越走越远,看到怀揣着大把钞票的购房客们对返璞归真后的“幸福家园”的失落和不解……同时,作品亦透过摩西的设计方案传递了一个完整的幸福命运图腾样例—从冷冰冰的豪宅大院(物欲的极致)开始,到孜孜以求赋予了各色情感诉求的空间塑造(欲念的伪装),再到回归自然以求心神安宁的“幸福”家园(幸福的本原)……这是作品给予这个世界的悲悯情怀。
作品以一栋返璞归真的“幸福家园”落成为结尾。这是创作者馈赠给这个幸福贫瘠的世界的一份温润的礼物。然而,这却是以宝贝的失明作为代价,以物质世界的黑暗换取了内心的光亮,这也是作品投射给真实世界的心灵礼物。这是追逐幸福的代价,也是幸福命运的永恒话题。只是不要等看不见了才看见,走投无路了才辨知方向,更不要在追逐幸福的过程中丧失了辨识幸福的能力。包括“发展”,包括戏剧,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幸福”命运,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命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