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田沁鑫:用3D大片概念打造音乐剧《电影之歌》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08日15:51  新浪娱乐
text1 北京(效果图)
text2 北京之夜(效果图)
text3 结尾效果图
text4 星空(效果图)

  新浪娱乐讯 漫天飘雪、车水马龙,在舞台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实拍的影像被投放在背景墙面上,以视觉冲击力来烘托剧情,人们通常会将其称做多媒体技术。可就在上周末,由导演田沁鑫执导的多媒体音乐剧《电影之歌》却颠覆了以往人们对多媒体的认识,观众看到的是三维制作的火车向自己飞驰而来,高高耸立的建筑在眼前轰然倒塌。

  如果说,5年前为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而创作的这部大型多媒体音乐剧,是以云集港台和内地的大腕明星造声势。那么5年后的回炉,则是艺术家们真正在艺术形态上进行新的探索,用田沁鑫自己的话说,她就是要在舞台上玩出3D大片的感觉。

  在年底扎堆的演出都以明星、搞笑造“噱头”吸引眼球之时,《电影之歌》没有一个明星大腕,没有所谓的精英阵容,没有搞笑的故事情节,却也能取得市场和票房,靠的就是梦幻般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和一群年轻人对戏剧的热情。

  以一部音乐剧的制作成本来打造舞台版“3D大片”,恐怕一般人会觉得只是天方夜谭,但在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象下,“一切皆有可能”。田沁鑫说,她之所以如今能在多媒体领域有新的探索,是因为遇到了多媒体设计冯磊。而在2010年底能出现这样一部融入科技含量的舞台剧,田沁鑫认为这不仅在国内开创了先河,而且也为中国舞台剧在舞台空间上的运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

  12月5日,新版大型多媒体音乐剧《电影之歌》在保利剧院拉下了北京首轮演出的帷幕。《电影之歌》是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华诞之际,献给电影人的一份厚礼。这部明星云集的大戏曾在当年轰动一时,而五年后的今天,为了纪念中国电影诞辰105周年,新版《电影之歌》以全新的故事和阵容以及表现手法再次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新浪娱乐了解到,北京并非《电影之歌》的第一站,其实早在今年十月,该剧就率先赴台湾举行了首演。漫画家朱德庸看了之后派他的儿子第二天又来看了一遍,还有导演侯孝贤以及老版的主创李宗盛、主演张信哲等看后都大为吃惊。而该剧老版舞台视觉总监叶锦添看完后居然说,其创意颠覆了他原先的想法。

  “可以说它将音乐剧的可看性又提升了一大步”。导演田沁鑫介绍,在舞台剧中以多媒体替代换景,同时结合舞台设计制造出如同梦境一样的时空和地域的转换,这在国内也是首创。

  新浪娱乐在演出现场看到,《电影之歌》的很多场景都会让人记忆犹新,比如一列火车由远至近穿过夜幕中的老北京城区;比如灯红酒绿的梦幻之城上海,楼影斑驳、人影婆娑让你着实分不清到底哪里是实景哪里是影像,哪里是真人哪里是假人;还有监狱的场景,真人与影像同时表演,舞台上顿时多出十几位演员,气势立即烘托出来;而结尾处片场大火一场戏更是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火苗随着剧情发展逐渐延伸,直至舞台上浓烟滚滚烈焰燃烧,建筑倒塌……可以说,《电影之歌》制造了一场观众从未见过的视觉盛宴。“起码在中国多媒体音乐剧中,这部戏的多媒体是呈现的最为成熟的一部,而且此前也没有过这样的一台音乐剧。”田沁鑫说。

  最初想法是减少换景

  “以前多媒体更多是平面的,而且有的多媒体大家都觉得用滥了。但《电影之歌》的成功在于,它非常像3D大片,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它在视觉上做的很商业很成功。”在介绍《电影之歌》的多媒体与以往舞台剧使用多媒体的不同之处时,田沁鑫这样认为。

  新浪娱乐发现,这一次田沁鑫不仅在演员方面没用启用一个明星大腕,连主创团队都是一水的年轻人:执行导演郭琰是目前戏剧舞台上的新生代导演、舞美设计王琛则是80后的青年优秀舞美设计师,而此次被田沁鑫极力看好的多媒体设计师冯磊,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新锐舞美设计师。

  田沁鑫说启用这批年轻人是因为他们能带给她更多的创作活力和想象力,尤其是他们有着一致的兴趣,那就是对视觉效果尤为着迷。

  “音乐剧本身除了音乐,其次就是要求视觉上的声势,当初视觉原创叶锦添先生设计了很多场景,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大概有四十多种换景,所以当时他曾希望能够以多媒体方式进入,以减少换景。但2005年的时候,多媒体技术还不成熟,无法提供设计师想象的可能,所以舞台只能维持在景的堆砌上。”田沁鑫说。而新版《电影之歌》就不同了,田沁鑫认为,这次不仅在视觉上保持了当年《电影之歌》的辉煌,而且还将当代中国舞台多媒体创意最大化的呈现在了舞台上,另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方便巡演。

  “它所需要的只是每次更换不同的软件,不同的设计内容,就可以做出不同的场景。我可以从1840年马上跳跃到2010年,我也可以将场景投放到不同的物体上改变它原有的形态,甚至投放到活动的物体上去。虽然前期投入会比制景大,但对于院团尤其是民营演出团体来说,怎样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把舞台作的尽量完美,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个很好的选择,一次性投资到位,以后更换软件就ok了,反而节省了成本。”

  其实近些年,舞台上运用多媒体也并非少见,比如同样是今年,青年导演赵淼的儿童剧《马小跳之寻找梦幻岛》也结合三维多媒体效果制造了视觉冲击力很强的童话世界,而那出剧的多媒体设计也是冯磊。

  “我经常叫冯磊小天才,因为他在多媒体方面给了我非常自信的创作信心,而且他本身也是舞美设计,在用多媒体的方式来做舞台美术的同时,他想到的不单是烘托剧情,场景转换,而是能产生更多视效奇观,这才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观众看两个小时的演出就好像看了一部3D电影一样。”田沁鑫每说到多媒体设计都不乏欣赏之词,她告诉新浪娱乐,这是因为能遇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非常不易,而冯磊包括他的团队的可贵在于,他们有控制舞台视觉的能力。

  技术含量堪比奥运会

  “不过从我们的角度来说,《电影之歌》的多媒体呈现是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冯磊告诉新浪娱乐,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电影之歌》的多媒体是依托在三维动画的基础上来创作,实际拍摄和影像资料仅仅占整个多媒体的一小部分,而此前很多多媒体舞台剧多以选择实拍或影像资料或是简单的单帧动画素材来表现,这其中的原因就包括成本及制作时间等方面。因此《电影之歌》的难题就在于是否能解决创作制作时间、投入经费与技术成本的矛盾,以及实际技术力量与设想效果的差距等等环节。

  首先就是制作时间。冯磊告诉新浪娱乐,《电影之歌》多媒体的整个创作时间大概只有三个月,其中还包括他与设计团队讨论设计方案、与导演和舞美达成共识的过程,还有出设计草图到画出正式设计图以及分镜脚本的创作过程等等。这样仅仅讨论方案和影像拍摄部分就占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说,留给制作部门的整体制作时间只有将近两个月。

  为了方便理解,冯磊做了个形象的比较,他告诉新浪娱乐,如果用三维效果来制作一个3分钟的广告,15人的团队最起码需要半个月时间;一首五分钟左右的MV,则需要1个多月的时间来完成,可是《电影之歌》整个多媒体设计、前期拍摄到最后的主力制作团队全部加起来只有16人,要完成的多媒体部分,是19首歌的长度。如果按一首歌的制作用时一周来计算的话,两个月完成19首歌,完全不可想象。况且此次《电影之歌》的制作部门虽说是影视制作的内行,但对于舞台剧,他们经验并不丰富,需要设计团队将他们逐渐引导过来。

  包尔温是冯磊设计团队的主力成员,因为他在舞台美术和多媒体方面有常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引导制作团队的工作就由他和冯磊轮流完成。冯磊告诉新浪娱乐,为了让工作人员尽可能快的了解创意意图,加快制作时间,他们几个人在那两个月几乎很少休息,一点点指导技术部门调整制作。

  “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舞台上做一棵树,正常情况只会理解为这棵树是画面的一部分。这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们,要把思维打开,因为这棵树是作为舞台上的景出现的,它就要有前后的层次,它前面是砖墙,后面是背景,要把它作为第二层来做。”冯磊说,这些都是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当时为了加快速度,《电影之歌》出品方电影频道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多媒体制作由三个公司分头进行,最终还是达到了一个相对理想的效果。

  第二个难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难题,便是如何在舞台上呈现出设计图的基本效果,然而经费又不超过预算范围。冯磊告诉新浪娱乐,这个矛盾对于多媒体设计在舞台上的运用来说,可以算作一个课题,毕竟一部3D大片所花费的成本哪里是一部音乐剧的制作成本能够承载的。而他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便是用绘画与纯三维相融合。“所以我挺自豪,那么短的时间完成这么大的制作量,而且达到一定水平,我相信,之前国内只有大型的三维公司才能做到。”冯磊说。

  “《电影之歌》的技术含量堪比奥运会。”田沁鑫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坚定。她认为,《电影之歌》作为一次国内舞台艺术家在多媒体创意上的集中迸发,其中的技术含量与奥运会可以等同。“奥运会只是技术更复杂,形态也更大,但它的技术含量仍然那么多,关键还是想象力的事。”田沁鑫说。

  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既然《电影之歌》的多媒体开创了国内同类型创作的一个先河,那么这是否代表国内多媒体创作已踏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冯磊认为其实不然,而是仅仅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只是渐渐意识到要这么做,但随着舞台技术的革新,探索才刚刚开始。”冯磊说。他认为国内目前将多媒体用作画面处理仍占多数,但大量运用多媒体作为舞台美术创作的主体风格,将是国内舞台设计领域在观念上的一个转变。

  新浪娱乐了解到,田沁鑫与冯磊合作研究多媒体在舞台上的创新,其实在《电影之歌》之前就早已进行。比如去年田沁鑫在广西创作的音乐剧《白头叶猴》、今年初时尚版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包括目前正在外地巡演的大型话剧《四世同堂》,他们也将多媒体融入到舞台表现之中。田沁鑫告诉新浪娱乐,多媒体技术注入传统舞美设计已经形成一种趋势。毕竟传统的舞台设计已不足以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我认为这种带有科技含量的新语汇,必然会在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既然科技能帮助我,我干嘛不用呢?”田沁鑫说,未来她的创作还会在多媒体领域与冯磊展开更多探讨,就像她明年即将与朱德庸合作的新戏,多媒体仍是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